第28部分 (第1/4页)

辽朝元也禁不住为这女子的勇敢而震惊,收枪退下令军中打出旗语允许白鹤关将士前来收尸。这年轻女子名叫芳叶,追本溯源也是丹家后裔,这一年刚刚满二十岁,位在六阶。

藜褚雁醒来后听到芳叶战死的经过,流泪道:“我对她不过做了些举手之劳的小事情,今日却得她以死相报,叫我日后怎么能安心呢。”

原来芳叶虽是丹家之后,却早与丹家没什么联系可言。那一年她故乡遭灾,弟弟妹妹都饿死了,双亲看看实在活不下去,想到还有个在扶风当将军的远亲,带着她逃难出来。行到白明州附近,气温骤降,一家人在桥下避风,眼看都要冻死了。芳叶便在夜中一家家敲门请求对方接纳一家人入内避寒,连敲了十来家人家,不仅无人援手,还被人放狗追咬。正好藜褚雁经过,赶走恶狗后问清原委,将这一家三口接入自己家中。芳叶之母最终还是没熬过这场寒冷,可芳叶还是感恩戴德。藜褚雁得知芳叶学过几年武后即提议她参军,更替她安顿家人。后来芳叶与丹舒遥相认,便在扶风军中任职。她常说藜褚雁乃是救命恩人,无论地位高低都要跟随在他身边,这一次藜褚雁出任白鹤关守将,芳叶也跟着来了,没想到果然就了藜褚雁一命。

这一战虽然损兵折将,可藜褚雁明知不可为必为的勇气,以及芳叶誓死相救的肝胆的确鼓舞了白鹤关将士。将士们顿时人人奋勇,当夜城头鼓声不断,火光彻夜。几天后不远处那两个关口首先派出了援兵,尽管加在一起只有三千多人,却也叫士兵们知道他们不是孤军奋战。

花子夜到达白鹤关后藜褚雁当即请求他表彰芳叶的忠勇,花子夜听到她不惜生死救主将的过程后感慨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是那些拿着一二位高位的人都做不到的啊。”于是命人上书朝廷请求对芳叶的义举加以表彰,并拨款抚恤其家人。

开始几天藜褚雁等人全心全意扑在守城上,可到了三十来天后也开始犯嘀咕。尤其是藜褚雁,他从一开始就在白鹤关中,就觉得这一次南平的攻城战略实在有点不可理喻。怎么说呢,每次都是到了最后关头,只差那么口气就可以攻陷城池时辽朝元偏偏鸣金收兵。头一两次只当是南平军也到了强弩之末,还每每暗自庆幸。渐渐就觉得不对了,经过那么多次交兵,辽朝元怎么也该知道城中虚实,尤其是邯郸蓼的主力援军没有到来之时,他早应当知道城中不到一万兵马。可还是次次到了最关键那一刻就退兵,倒像是故意留出时间让他们等援兵。

有了这个疑惑就再也放不下,其后几次更是蹊跷。比如某一次南平强攻,用上了冲车,西城门都叫撞出了一个大口,他们还是用上了全部的火箭才将敌人压下去。那时人人都说恐怕抵不住第二天的进攻了,就连藜褚雁也下令各军做好撤退准备。可偏偏第二天开始下雨,而一下雨辽朝元就守在营中再也不踏出一步,整整休养了七八天,到了雨过天晴白鹤关受损的城门也被抢修得差不多了,于是两军又开始“激战”。

藜褚雁将疑惑告之来增援的将领后,众人都觉得其中有蹊跷,可又想不出对方葫芦里卖得什么药。若说声东击西,一来白鹤关并没有互为依靠的姊妹关,二来都打了那么长时间对方看到戎城并为空虚就该知道邯郸蓼看破计策,没必要在这里耗下去。然而现实是不但南平没有因为邯郸蓼按兵不动就放弃,相反还几次增兵,差不多就是援兵来一次,他们也增兵一次。众人凑在那里想来想去,又有人说打来打去都是敌众我寡,虽然有城池守护,我方伤亡还是远比敌方惨重,是不是南平故意一次次攻城就是为了消耗我们的兵力。此言一出当即被众人嗤笑,说你开什么玩笑,那么一次三五百人的消耗,消耗到哪一天哪一月才能将我方兵力消耗殆尽。只怕我们还没消耗尽就已经把南平给拖死了。

几番商量都没有个结果,这样一来藜褚雁更是惶恐,只怕一个疏忽成千古罪人。然而他也知道从京城到白鹤关路途遥远,就算朝廷接到敌报立刻派兵,到这里也是一个多月之后。又有部将献计说扶风与另一个宿敌乌方接壤,邯郸大都督的确派不出人来;可是鹤舞目前除了南平其他几个国家都很太平,鹤舞郡治离开我们比戎城还近,不如派出人向鹤舞永亲王求援。

永亲王是苏台迦岚的胞兄,皇三子苏台蕴初。迦岚入京之后,这位永亲王摄鹤舞领主之职。

藜褚雁倒是认真考虑起来,可好几个将领摇头,尤其是去年在戎城与乌方激战过的那些人强烈反对,更说出一件往事来。

去年扶风军在栖雁关抵抗敌人四十三天,弹尽粮绝、生死一线,邯郸蓼以大司马丹舒遥之女丹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