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部分 (第1/4页)

迦岚笑出声来,眼底眉梢满是恶作剧胜利后的快乐。

这个时候桐城明霜的功绩已经不是“争气”这两个字可以形容的,而应该被称为“了不起”。返回西珉后不久明霜恢复家名“桐城”,被任命为行军总管,大元帅,以昔日的未婚妻南乡子郴为副将,领军前往国家的东面,开始与叛臣决战,并为皇帝收复已经失去的民心。

西珉现任皇帝是从东边开始起家的,当初宗室叛乱,年轻的皇太子在忠臣于她的臣子舍生忘死的保护下逃离京城,一路东奔,来到拥有重兵,且发誓效忠皇家正统的东方边境大元帅身边,以东西珉数万精锐边关军开始复国之战。当时,东西珉并不奢华的边城内名将云集,那些反对新君残暴统治,或者仅仅是遵从正统,又或者想要将人生赌注押在新君身上的人,从全国各地,突破封锁,或孤身一人,或带领乡党家将投奔到皇太子麾下。在那济济一堂的青年俊才内曾经有过一个叫做“南明诚”的人,

桐城明霜也是在东方国境开始自己壮丽事业的,那个年代他还太年轻,而且太过多情。一直到逃亡苏台,苟延残喘于苏台清扬面前,他才渐渐明白,依他那个时候的光芒耀目,即便不是男扮女装,即便不是倾国倾城貌,终有一日也会因为功高震主而自取灭亡。事实也确实如此,当年他逃亡苏台之后,君王愤怒且惊慌,紧接着是对“南明诚”旧部的清洗。那些知道他或者可能知道他身份,在他逃亡路上确实帮助,或者仅仅是表示同情,而且又手握重兵的将领们一个个被调任,下狱乃至处死。

皇帝的清洗让那些一度投靠叛党又见风使舵投降新君的佞臣们有了献媚争宠的机会,却激怒了曾经与她同生共死的将领,更让刚刚平稳,还很脆弱的西珉政局重新撕裂。

“天下尚未平稳,新君就忙着杀害功臣。”她的反对者们这样说。

“连舍生忘死辅佐她的人都不放过,还能指望她能放过我们么?”那些犹豫不决的叛党旧部们这样说。

当年轻的皇帝意识到自己在重复亡国之举,并幡然醒悟的时候,大好河山已经摇摇欲坠。失去的民心,朝廷中的猜疑再也不是一道圣旨,一次罪己可以挽回的。待到战火又一次蔓延的时候,这些将领勋臣即不依附叛军,也拒绝接受皇命,拥兵自重。然而,便在这个时候南明诚回来了,这一次他告诉天下人“南明诚就是桐城明霜”,然后编了一个其实破绽百出,但各方面都能满意的理由来解释自己数年失踪。在很多举棋不定的官员心目中,这个曾经指挥他们与叛军决战,年纪轻轻就位居高阶的天才“少女”的重新出现,代表着皇帝真的诚心悔过,又是当年她们寄托理想,生死跟随的“皇太子”。

桐城明霜与南乡子郴的搭档很默契,收复东方国境的任务只用了半年,其间他单骑入“敌营”,孤身闯关城;他像过去一样,建立了赫赫军功,他在苏台隐忍了五年,再一次光芒耀目。

昭彤影看完了明霜的功业,叹了口气道:“真有点后悔放他回去。”

“永宁城出了名的浪子也会说泄气的话?”

“少年往事,不值一提了。何况我这个浪子被人抛弃也不是没有过惨痛的往事。”

迦岚笑了起来,两人都喝了几口已经变凉的茶,又宁静了一段时间,迦岚道:“其实卿是有本事拿下京城的,不是么?”

“殿下是在讽刺臣么?”

“倘若单纯靠武力攻下京城,本王就坐定了‘叛乱’这个名号。所以卿故意不拿下京城,而是一次次决战,一点点消耗朝廷的锐气,然后”她正对昭彤影,一字字道:“然后,等待皇室自乱,朝臣杀君!”

“或许不必到如此地步。”

“彤影,卿的方法是好方法,可是,永宁城下已经流血过多。”

“有一个正统的名称登上凰座,将来更容易统一天下。永宁城下少流的血,终究会在别的地方加倍出现。”

“谁会成为杀君之人呢?权臣,还是宗室?”

“殿下,臣刚刚说了,或许不至于如此”

迦岚微微一笑,正要开口,但听士兵飞奔而至,进来报告道:“永宁城内传出口信,朝廷少王傅请求会见殿下。”

昭彤影嫣然道:“来了!”

苏台迦岚抵达永宁城下,退兵三里,围而不攻,这一缓和并没有让京城官员呼一口气,反而进入比连日激战更加压抑恐慌的气氛中。花子夜并没有用太长时间就发现皇帝在他身边布了好几条眼线,他的一举一动,每一句话都有人汇报到深宫之中。那一日他故意对水影说:“本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