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 (第1/3页)

要成员,并且诬告对方残害国民,还叫那些人在电视上哭诉自己在国内的遭遇和印度政府如何友好地善待他们,此外,当国内官员去印度希望印度政府能够交出他们时,遭到当地政府的严词拒绝,甚至被赶出国境,另外还不时地散布谣言,说国内的边防军不时地入侵他们印度,屠杀他们的国民。周围的人看完手上的文件后也跟萧主席一样气愤。

“主席,我看是不是该派人去印度了解一下情况?”一名官员小心翼翼地询问。

“我看没有这个必要,印度胆敢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我想他们一早就已经准备好了,无论我们怎么问,我看他们都不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复。”另一个人却反驳了他的同僚。

“不,我认为全世界的人并不会象印度人一样都是瞎子,只要我们表明自己的立场,我相信全世界人民都会相信我们是无辜的,真正破坏和平的罪恢祸首是印度,此外我们可以通过联合国向印度施压,希望他们出面迫使印度交出犯人。”

“不,我认为这样不够。”杨林忽然站起来反对,“我觉得如果真的这样做,只会被人取笑,根本没有必要依靠别人来帮忙,国威是靠实力打出来的,前几年越南不是跟在印度后面总在我们边境上滋扰生事吗?而今现在越南怎么样了,如果不是被我们狠狠地教训了一顿的话,或许越南已经站在印度这一边,为印度呐喊助威。”

“杨军长,我知道你的意思,不过你知道现在国内的情况,单单是南云企业的案件都已经引起了很大的反映,国内的治安开始不稳定,西藏和新疆不时有人跳出来搞独立,现在又多了一个印度,我看不能再给国家增加负担,我们现在的任务应该是稳定国内局势,印度还不是看到我们国内出现骚乱,才胆敢厚着脸皮跳出来,只要局势一稳定,印度的问题也自然应刃而解。”

“照你的意思,我们就这样忍让,坐视印度不管?这样只会令印度气焰更加嚣张。”许成也站出来帮杨林说话。

“不,我是说用舆论迫使印度退步,并没有说过要坐视不管,印度近年发展迅速,军备等方面已经快超过三年前的日本,我看没有必要去冒险,如果造成双方关系恶化,这样正好掉入印度布置好的陷阱,向全世界证实印度说的话是对的,而我们只是在狗急跳墙。”

现在所有人都划分成两个阵营,一边是认为有必要去教训一下印度,另一边是不支持开战,害怕落人口实。接着双方由辩解演变升级成为争论,最后成了口水战,谁都不会退缩,但只有四个人安静地坐在一边观看,他们分别是萧主席,杨林、夏林和许成。

夏林因为职责所在,加上他最近刚从日本回来,对于国内的问题不方便多加发言评论,而杨林则是因为口才问题,不象其他人那样滔滔不绝地说出一大堆让人信服的道理,许成却是不希望得罪更多人,这样做只会让自己的仕途变得崎岖不堪。

萧主席冷眼旁观地看着众人,耳朵里听着大伙的意见,其实他心里比较倾向于杨林的观点,但他自认自己没有向李前主席那种一战定乾坤的魄力,也不象陆明康那样办事立求稳重的性格,两者皆不是的他却有前两者所没有的特点,他会善于听取众人的观点,不象前者那样独裁,如果真的要给他下一个定义的话,萧主席比较象陆明康。

最后会议一直持续到傍晚都没有得出一个明确的解决办法,等众人散去之后,杨林却被萧主席的秘书喊住,把他领到萧主席的办公室里。

“主席,您找我有什么事?”

“小杨,我这次找你来是想听听你的看法,我知道你曾经跟印度部队合作过,我想你应该对印度军队和他们的武器装备有一定的了解。”

“主席,您说笑了,那已经是很久的事了。”

但萧主席还是要杨林说说自己的看法,杨林只好把自己那时所看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给萧主席。

听着听着,萧主席忽然问:“刚才在会议上你也看到了,你认为怎么样?”

杨林沉吟了一会,“我还是觉得自己的观点没错,光靠外人是不行的,自己国家的安全应该靠自己的手去保卫,没有必要把原本属于自己的使命托付给别人,更何况自从美国在日本战败后,亲美的国家只剩下印度,印尼、越南等国家已经被我国强大的军事力量所吓倒,根本不敢再出面帮助印度,但如果我们继续放纵印度的话,这些两面三刀的国家或许又会因为威胁论的缘故,加入印度这一边的阵营。”

“可是,这样一来不是向全世界证实了印度的话,是我们在破坏和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