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部分 (第1/4页)

李想他们几个留了下来,晚上王克祥如期而至,就在宾馆就餐中心,要了一大桌子菜,大家喝的十分舒畅愉悦。

第二天上午,王克祥到车站为他们送行,握住李想的手道:“孩子,叔叔真的多谢谢你呀!回去后给我像你爸爸问声好!这老小子要不是当年上了党校,有进修了大本学历,现在还不一定能混过我呢!哈哈哈!”

“王叔叔!我爸经常说这事儿,他说总有个遗憾,没能和老战友一起共事!”

“哈哈哈!回去告诉他,有时间哪我一定会到北京去看看他!怪想的!上车吧!”

“王叔叔再见!”李想挥挥手,和杨潇等人上了开往承德的大巴,一路呼啸着直奔承德避暑山庄而去!

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古代帝王宫苑,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市区北部。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建成。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为第一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1994年12月,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热河行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承德避暑山庄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带,属温带,承德避暑山庄美景怡人,大陆性季风型山地气候,四季分明。冬天虽然寒冷,但由于四周环山,阻滞了来自蒙古高原寒流的袭击,故温度要高于其他同纬度地区;夏季凉爽,雨量集中,基本上无炎热期。

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宫殿区位于湖泊南岸,地形平坦,是皇帝处理朝政、举行庆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占地10万平方米,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组成。湖泊区在宫殿区的北面,湖泊面积包括州岛约占43公顷,有8个小岛屿,将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区域,层次分明,洲岛错落,碧波荡漾,富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东北角有清泉,即著名的热河泉。平原区在湖区北面的山脚下,地势开阔,有万树园和试马埭,是一片碧草茵茵,林木茂盛,茫茫草原风光。山峦区在山庄的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园的五分之四,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众多楼堂殿阁、寺庙点缀其间。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平原区西部绿草如茵,一派蒙古草原风光;东部古木参天,具有大兴安岭莽莽森林景象。在避暑山庄东面和北面的山麓,分布着宏伟壮观的寺庙群,这就是外八庙,其名称分别为:溥仁寺、溥善寺(已毁)、普乐寺、安远庙、普宁寺、须弥福寺之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外八庙以汉式宫殿建筑为基调,吸收了蒙、藏、维等民族建筑艺术特征,创造了中国的多样统一的寺庙建筑风格。

山庄整体布局巧用地形,因山就势,分区明确,景色丰富,与其它园林相比,有其独特的风格。山庄宫殿区布局严谨,建筑朴素,苑景区自然野趣,宫殿与天然景观和谐地融为一体,达到了回归自然的境界。山庄融南北建筑艺术精华,园内建筑规模不大,殿宇和围墙多采用青砖灰瓦、原木本色,淡雅庄重,简朴适度,与京城的故宫,黄瓦红墙,描金彩绘,堂皇耀目呈明显对照。山庄的建筑既具有南方园林的风格、结构和工程做法,又多沿袭北方常用的手法,成为南北建筑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避暑山庄不同于其它的皇家园林,按照地形地貌特征进行选址和总体设计,完全借助于自然地势,因山就水,顺其自然,同时融南北造园艺术的精华于一身。它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享有“中国地理形貌之缩影”和“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的盛誉。

“哇!这就是避暑山庄啊!太美了!不愧为中国四大园林之一!”下了车后,洪燕和方飞感概万千道。李想道:“以前一直想来这里玩,苦于一直没有机会,现在好了!我们可以尽情的玩了!”

杨潇等人进了避暑山庄,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乐趣,心旷神怡,眼界大开。玩了一天,都感到累了,便在山上的宾馆住了下来。

吃过晚饭,洪燕和方飞非得去看日落,李想也没有多想,告诉她们早点回来,洪燕和方飞点点头跑开了!其实距离宾馆也不是很远,就是在宾馆后面的一个小山坡上,用望远镜尽收眼底。

李想和杨潇还有袁笑哥三个在庭院里喝酒聊天,杨潇笑道:“很久没有这样玩过了!我们的生活过得有意义,但是太枯燥了!难得有这样的时候!放松一切来乐一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