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怀觯�⒆咏�喜涣搜г谝匀�彼秸呙媲埃�嵌牟黄鸬模��烁┦滋�伟ぁ霸住保�鼓苋绾危勘鹚凳俏募���苫钩34蛘劭勰兀�

桌子该死

陈大超(湖北孝感)

到一个朋友家里去玩,正说着话,他的孩子一不小心,把头碰到了桌沿上。“哇——”的一声,孩子立刻咧嘴哭起来。

朋友不说孩子不小心,而是把桌子一拍,唬着脸说:“这个桌子真该死!我们宝宝玩得好好的,你怎么把他的头碰着了?下次再碰着了我们宝宝,小心我对你不客气!”

孩子果然被他哄住了,竟然也伸出小手说:“打死你,打死你!”

朋友扭过头对我一笑。

这样的场面我见得多了,有的孩子碰在树上,大人就把树踢两脚,说树该歹已有的孩子摔倒了,把头碰在地上,大人就把地跺两脚,说地该死。自然,小孩子也学着踢树,跺地。

很少有大人怪孩子自己不小心不注意的。

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做事做错了,干事干砸了,十有八九,都会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同时还要说别人该死。

现在的大人也都是这样惯大的,所以现在的大人,也免不了做了错事就会往别人身上栽赃。

反腐成绩如何算

李元元

如果问社会生活中老百姓最关心什么,毫无疑问是反腐败。因此反腐败题材的新闻报道群众爱看,看到祸国殃民的贪官和为虎作伥的爪牙被曝光的丑态,看到党报正视反腐败斗争的严重性,敢于披露大案要案的勇气和决心,群众才会感到邪不压正,对党充满信心。这类报道我自然也爱看,因此,见华东某报近日一篇报道《××市反腐败成绩显著》,便仔细浏览下来。

这篇报道通篇列了一系列数字,是1993年以来的回顾,如“清理超标准小汽车246辆,清退楼房167套、平房18间,补交款310万元共取消压缩办公楼建设项目28个”,“一批违纪违法的大案要案被查处1993年1月到1997年10月,全市共立案5968件,结案4773件,挽回经济损失1459。5万元。”

看完后却不禁生出些许茫然来,那就是不知标题中“显著”二字是怎么比出来的。是和1993年以前的五年比?或是和其它同等规模的大都市比?文中没有提,我想也不大可能去比,所以“显著”二字便有些“溢美”的意思,经不住推敲。

除了不可比因素外,我以为“腐败”是一个判断性质的概念,而不是类似“丰收”、“贫瘠”、“茂密”等以数量判断为主的概念;腐败也绝不仅是经济犯罪或物质上的超标准享受,它也包括官僚主义、效率低下、推诿塞责、浮躁虚夸等,所以要谈反腐败的成果,必须涉及如何从质上制止腐败现象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比如,中央领导人指出用人上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那么我们的组织人事部门为克服任人唯亲、买官跑官、嫉贤妒能、结党营私等现象有哪些新办法;或者,为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制定了哪些得力的政策,是强化了民主集中原则,还是鼓励群众参政议政,或是每项决策都能请专家论证?再有,说是加强舆论监督,那么,对写批评报道的新闻工作者是不是有了些保护甚至鼓励的措施

这才是反腐“成果”,如果施行起来能使政权高效、公正、廉洁的话。没有类似的反腐措施,五年后我们还可以行到新的一大串的反腐败的数不胜数的“成绩”。我前面说过,群众爱看反腐败的报道,但倘若腐败现象一茬又一茬韭菜似的割也割不完,岂不冷了群众的心?我们还好意思说什么成绩“显著”吗?

说这些数字不算反腐败成绩也冤枉。但这使我想起了川老鼠尾巴计算灭鼠成果的招数,这种数字难免不使我们的统计工作陷入两难境地:说少了,没抓到老鼠,说多了,怎么就你这里老鼠多?而且我觉得许多数字都有水份,老鼠尾巴里可能混有萝卜缨子,“反腐成绩”也未必打到了蛇的“七寸”上。比如报道中说到公款安装的住宅电话取消了国际长途直拨,而现在“手机腐败”正时髦得很,权力部厂]连手机都能找人报销,何况几次国际长话费?

年年岁岁花相似,这花就未必还有多少美感,它只不过告诉大家新的一年又来了。

告别“括弧

云南东川精简“人政府”,市改区触动数千“乌纱帽”,为了“稳定”,在那些降级使用的干部的后面都加了一个“括弧”,表明他原有的干部级别。不要小看这个“括弧”,区组织部长和丽川说:“这个括弧很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