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1/4页)

一时之间气急,想要说又是说不出话来。

“涛儿不可无礼。终究来者是客。”

卫弘的心中其实也甚是不愿,不然也不用点出最后一句。

“此乃我们卫氏远亲,昔日我卫氏有先祖卫青,北驱匈奴,而后有家世传下,共分数支。传至今,唯有两支依旧兴旺,一支乃我陈留卫氏,另外一支居于河东,是为河东卫氏。此次乃是河东卫氏前来拜访,此为你之堂兄,卫仲道。”

卫仲道?

卫涛还真的知道这个名字,应该说,正是因为蔡琰才是知道这个名字。

原来的历史上,蔡琰就是嫁给了这个卫仲道,不过一年之后这个卫仲道就是死了,结果蔡琰却是被卫家的刁难,最后不得不离开卫家。

也许卫仲道与蔡琰的确是有感情在,但看看卫仲道现在这幅样子,卫涛就是明白,这卫仲道也不过就是只有几年活头了。

大丈夫不与死人计较!

想到这里,卫涛的心气一平,也不再是多言,甚至连看都没有再是看那卫仲道一眼。

“蔡琰小姐才华天纵,琴音甚妙,岂是能够与鄙夫为伍?蔡伯父,若是为小姐计,此等婚事还是退了甚好!”

不过卫涛不再多言,甚至将身上那种凛然的气势全都收了下去,但卫仲道却是不认服,竟然是站起身来,恍若慨然而道。

“在下卫仲道,薄有才名,自问可是为小姐知音,与小姐琴瑟相谐,愿能与小姐结亲,还是请伯父一允!”

第四十章 气晕卫仲道

有汉以来,读书人的地位逐渐提升。

而到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读书人的地位就是更高,而各个世家大族,也逐渐从文、

如此之下,世家大族如何才能算是世家大族?

唯有是看世家大族是否是能够书香传家。

论起财势,陈留卫氏不必河东卫氏差多少,甚至在卫弘的经营下更在其上,但论起诗书传家却是大有不如。

如此,在世人眼中,陈留卫家虽然不弱,但其实远不如河东卫家。

但不如归是不如,如此明目张胆的扫了陈留卫家的颜面,无论如何卫家的人都不可能是容忍。

“卫仲道,你未免也是太过了些!”

卫弘气得手都隐隐发颤,若不是碍于亲属关系,恐怕卫弘都要一巴掌扇了过去。

“卫仲道,你将我蔡邕当成了什么人?忘恩负义之辈不守信诺之徒不成?”

同时蔡邕也是一脸厉色。

要知道蔡邕其实是一个颇为重义气之人。

按着历史上,董卓在占据洛阳的时候,为了拉拢天下士族人心,强行征召蔡邕。

按说如此没安好心,蔡邕也不用感激其如何,但蔡邕依旧还是在董卓事后为其哭泣,以报其知遇之恩,以致于丧命。

昔日蔡邕落魄,卫弘依旧平等以待且是不言,这么几年来,卫家将蔡琰视若己出,这一份恩情都是让蔡邕铭记。

就是连蔡琰都是气呼呼看着卫仲道。

蔡琰年岁虽小,但懂得却是不少,在她看来这卫仲道却是在侮辱自己,甚至有几分要强抢的意味。

蔡琰可是从小就知道自己有一位夫君,并且将之记于心中,如今夫君还在堂上,这人就是如此恶行,如何不可恶?

若不是这厅中的人都算是有识之士,恐怕这个时候已经是将卫仲道斩杀于堂上。

饶是如此,卫仲道在这重重呵斥之下也是不禁浑身颤抖起来。

“这这我”

卫仲道终究是一个足不出户的文弱书生,吟诗唱对也许他的本事还是不差,但胆色却是差得远了。

但卫涛心头依旧是恼恨不已,历史如何他已经没有多少兴致知道,他只知道这卫仲道竟然想要抢夺自己的未婚妻子,实在是可恨之极!

“呼!”

卫涛一起身,大步跨出,虽然两人年岁高矮皆是相若,但当卫涛行到卫仲道面前之时,却是让人感觉卫涛之高大,卫仲道之渺小。

在卫涛面前,卫仲道好似根本不值一提。

所谓气势,不过就是由着人的形貌、气质、举止等等融合表现而出。

如今这只一比,两人高下立见,甚至让人心中有一种这么的感觉:区区卫仲道凭何敢出此狂言?

“你说我配不上琰儿?”

琰儿乃是蔡琰小名,平日间唯有蔡邕、卫母等等极少数才是能够如此称呼,乍然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