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1/4页)

的确也是,三国时代英豪璀璨,想来其中不乏那些隐士高人所教。

可惜,隐士高人就是隐士高人,不会是随随便便就是收徒,资质、机缘可谓是缺一不可。

也许资质上卫涛的确不差,但机缘上却是不成,而黄巾之乱已经开启,卫涛就更不愿意花费心思在撞机缘之上。

“难道我这一生最多只能够介于一流与二流武将之间?”

卫涛也是习武数年,一开始也许是为了自保,但到了这个时候,未免也有了一丝丝与天下豪杰争锋的念头。

谁心中没有那么一丝希望,幻想着自己终究有一日能够城为天下第一人?

王越的面色已经恢复了平静,对于王越来说,世事他见得多了,想要拜他为师的人也不知道有多少,那种灰心丧志的场面更是无数,他自然不会为此动心。

“呵呵我倒是还忘了给大师介绍。我这位卫涛兄弟乃是海内名士蔡伯嗜之婿,更得王子师看重,朝中重臣皆知其人,陛下亦重其孝,日后可谓是不可限量!”

就在这个时候曹操猛然笑着介绍说道,每是说出一人,那王越的面色就是一变。

蔡邕、王允是什么人,王越自然是清楚明白。

那可谓是海内名士,天下士人所崇敬的人物,这样的人哪怕是汉灵帝也不可能太过轻忽。

有着他们的支持,日后卫涛成为朝廷重臣就很是有可能,甚至成就三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不是不可能。

这样的情况下,若是王越拒绝了卫涛,那就平端地与卫涛结下一份仇怨。

而且既然曹操如此之说,难免不会因此而怨恨自己。

就算曹操履行了之前所言,但若是事后对那何进说得坏话,就算是成为了帝师,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

也许卫涛一时之间还未反应过来,但经历过许多事情才是找到那么一个门路的王越却是在一瞬间想得清清楚楚。

能够当官出人头地可以说是王越追寻了不知道多少年的事情,以往他不被人看上,只能够在洛阳开馆授徒,如今有机会能够成为帝师,哪怕只是教授剑术的老师,也是莫大的荣耀。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王越的心态就是失衡了。

本来还是不欲多做理会的王越瞬间就是转变了想法。

“那倒也是未必,其实有名师教授是一回事,更为重要的是与人交战,与高手交战。不瞒卫公子,老夫昔日也没有什么绝艺,也无人教导,不过半生行走天下,与各路豪杰交手,才是有如今的武艺。”

“如此岂可?我习武艺乃是为报效国家,北击匈奴,若是将心思全都放在寻找与人交手上岂不是舍本逐末?”

卫涛也是不傻,这个时候也是反应了过来,先是如此一说,而后又是后退半步,向着王越微微一礼。

“大师乃是大汉第一剑师,武艺见识俱是不凡,还请大师以教我。”

“呵呵也罢,我与卫公子能够在这相见也是有缘,对于卫公子的武艺自然是愿意倾心教授。”

王越自从开口之后心中就是已经有了决定,当下自也是一笑。

“吾虽然不习战阵拼杀之术,但对于这等战法还是小有了解,若是卫公子不弃,我这里有一本用戟之法,其中精妙之处恐怕不住天下任何武艺之下。”

说话之间,王越便是从贴身衣内将一本秘籍递给了卫涛,卫涛接过一看,却是见到秘籍上有数字。

“霸王破城戟?”

“不错,相传此乃楚霸王所习之武艺,无论这戟法是不是霸王所创,但此物却是无人愿意修习,老夫也只是在机缘巧合之间得之,观其武艺精妙故而所留而已。”

王越的话自然是明白,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但最后却是刘邦取胜,若是谁习有项羽武艺,必定是为大汉所不容。

所以哪怕这戟法再是精妙也没有人敢是明面上修炼。

最少现在的卫涛也同样是不敢。

“大师的意思是”

“其中的武艺自然不可多练,但借之以观取其精华自然是可。更何况如今圣天子在位,那项家党羽早已经灰飞烟灭,区区武艺之术,想必朝廷也不会太过追究就是。”

卫涛眼皮直跳,无论这秘籍是不是项羽所创,能够被王越如此重视,都可见其中的不凡。

“若真是想要给我为何不将此名隐去,若是我明知而拿,岂不是落人话柄?”

卫涛心中对王越也很是有些小埋怨。

不过卫涛也是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