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 (第1/4页)

是的,两封书信。

一封乃是袁绍、曹操等人所寄,让卫涛提兵入洛阳,相助除宦官,还有另外一封却是幽州牧刘虞发来的求援信。

刘虞乃是在黄巾之乱时为任幽州牧,乃是嘉奖其在平定黄巾也有立功,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刘宏当时也认为让汉室宗亲镇守一方乃是极妙之事。

信中有言,前中山太守张纯,前太山太守张举与乌桓部落联盟,发动叛乱,进攻到蓟下,烧毁城郭,虏略百姓,杀护乌桓校尉箕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有寇掠青、幽、徐、冀四州之心。

更有甚者,那张举竟然敢是自称为‘天子’,又让张纯为大将军,是为‘弥天将军安定王’,传书各州郡要代大汉王朝治理天下。

张举、张纯地处北方,虽然与窥视冀州,但不是一时之患,但其勾连乌桓,必定是有南下劫掠之心,也可谓是心腹之患。

刘虞正是为此,而向四方太守、刺史求援。

这个时候自然管不得卫涛曾经是有三月太守的许诺,在知晓卫涛领兵打仗的本事之后,刘虞自然而然给其发来了书信求援。

“大汉王朝多灾多难矣!”

卫涛又是一声长叹,虽然不知道张纯、张举叛乱具体是何时被剿灭,但却是隐约记得历史是应该是那刘宏还在的时候。

不过想想刘宏提前几年身死,似乎张纯、张举叛乱爆发也就是在这个时候。

两封信,两道选择。

若是进军洛阳,虽然不可能立夺朝政,但有兵干涉之下,谋夺到许多好处也自不难,哪怕是董卓兵进洛阳,也不可能尽诛四方豪杰,而是以安之,此是为谋利之道。

若是北援刘虞,兵员不多,卫涛的兵力同样是匮乏,但却未必不能够有一番做为。

但只要看看哪怕是在黄巾之乱中斩杀张梁,其实功绩也不高就是明白,北上所得,哪怕是斩杀张举、张纯所得也是不多。

“北上!乌桓乃异族,是为我大汉边患,若是让其南下,定然让青、徐、幽、冀四周难以安生,吾既为大汉臣属,自不可让此等之事发生。”

卫涛的决心并不难下,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日子固然令人向往,但作为一个从后世而来的人,天然当中就是有一种使命感。

犯我大汉者,虽远而必诛也!

虽然之前有黄巾之事端,让卫涛也很是闹了些灰头土脸,但也不是没有好处。

最少各县城吃了这么一大亏之后,从军之人是有不少,至于各地县官,都是临时委任,更是不敢违逆卫涛之令,所以虽只是短短数日,已经得兵四千。

既然入了军营,自然要受到军法约束,加上张辽为感卫涛之恩德,这几日与士兵同吃住,同刻苦训练,虽然时间尚短,但总算勉强见其成效。

如今卫涛一声令下,片刻之间就是有无数士兵蜂拥而出,列阵以待。

“诸位将士,如今北方又有张举、张纯反叛,妄称天子欲以谋我大汉江山,更引乌桓异族侵我大汉。若是乌桓南下,则我家中父老岂能够是安生?”

卫涛站立高台之上,朗朗而道,台下本来还是有不以为意之人,越听越是愤慨。

“胡骑凶恶,若是犯我河山,则家中财物为其所夺,老弱为其所欺,妻女为其所淫,自身纵然甘愿为奴亦不可得!诸位乃我汉家好男儿,可敢是与胡儿一战?卫我大汉山河,保我妻子儿女?”

“愿意效死卫我大汉山河!保我妻子儿女!”

张辽当先随之呼喊。

“卫我大汉山河!保我妻子儿女!卫我大汉山河!保我妻子儿女!”

本就在卫涛话语当中渐渐激愤的一众士兵顿时随之高呼,呼声震天。

虽然纪律战阵等等未是能够圆满,但士气高昂,正可是一用,卫涛在心中暗暗心喜。

“随我出战!”

“诺!”

随着卫涛一声令下,万军应诺,声震雷霆,大军随之动。

“将军且是慢行!”

刚刚出得府城,就是见到有两骑迎来,一骑乃是白发老者,一骑却是一俊俏少年。

“原来是童老先生,不知道童老先生为何阻拦我只去路?”

卫涛当即就一笑,若是他人如此,卫涛自然不会理会,但对童渊这位颇有意思的老爷子卫涛倒是没有丝毫不敬。

按着张辽所言当日黄巾分头袭扰的时候,也是有一队黄巾人马围困府城,当时也是隐隐有黄巾暴动的迹象,但童渊当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