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 (第1/4页)

一阵沉默过后,还是荀攸开口。

“启禀主公,公瑾大局无双,又是主公义弟,镇守并、冀二州正是应当;子瑜敦厚,可是出使幽州以结其心,如今幽州虽强,但若说能够再争天下也未必,正需子瑜出力;至于攸,虽然也有其他长才,然最擅还是出谋划策,便是由攸随着主公一行如何?”

卫涛微微点点头,荀攸所言也正是卫涛所想,也唯有如此安排才是能够让卫涛放心。

至于武将方面,典韦、赵云、张辽、徐晃等人,卫涛准备一次全都带上,

“既如此,那么我等自然是遵从主公之令。然此次前往乌桓兵凶战危,主公万金之体,还请主公务必慎重才是。”

周瑜和诸葛瑾也是明白荀攸这样的安排乃是为最佳,所以两人微微一默之后却是没有反驳,而后皆是向着卫涛劝诫一句。

“哈哈公瑾、子瑜且是放心,且看我到时候得胜而归!”

卫涛微微一笑而道。

“乌桓异族时时想要南侵我大汉,如今我是时候让他们知晓我大汉的厉害!”(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二章 破釜沉舟(上)

四周皆是海水,一众舱船颠簸,让得所有并州军面色都是难看之极。

北人乘马,南人行舟,这水军可不是说建立就是能够建立,单单看如此情形,恐怕在下船之后没有十天半月的休息,恐怕都是难以恢复。

而且这还不是真正的行驶在海中,这些被卫涛所缴获的舟船并不是什么大船,若真正出海,恐怕一个浪头就足以打翻,更多还是依着海岸线前行。

当然在这个时代可没有这个说法,不过依靠着人命多次尝试,还是早早就是清理出了一条海路。

当然这也与幽州同样一直不重视海域有关,纵然如此行驶,也不会是被幽州所察觉。

这个时候,除了江南之地,整个大汉又有多少水军?

而且所谓的水军行于江河,哪里会是想到要行如此之距,也无怪袁绍昔日可以借此以谋取暴利。

“赵水,还有多少时日?”

这个时候跟随在卫涛身旁也就是潘璋、于禁,其他人多多少少都是有些不适应,不过如典韦、赵云、张辽这样精悍的武将虽然不很是适应,但实力倒也未减多少,有他们在,也让卫涛轻松了不少。

这个赵水就是原先为袁家输送各种资助给乌桓的船把式。

当然这个赵水与赵云可没有一点干系,纵然同在冀州,也不可能所有姓赵的人都是赵家庄的人。

当时卫涛从袁尚口中得到了确切的消息之后,直接就是派人连人带船全都拿获,根本不给他们半点逃离的时间。

至于劝降什么的不用多说。这等船把式都是低贱之人。在袁尚这样的世家子弟面前根本算不得什么。自然谈不上什么对袁家的忠心。

或者袁绍也没有想过要他们多忠心,每一次派送往乌桓,都是派着精兵护送,那精兵虽然一船之上只有二三人,但也足以震慑住这些寻常百姓。

所以卫涛只是一句下去,就是让这些人全都归降。

有了这些人的帮助之后,卫涛想要瞒天过海混装过去直接偷入乌桓的地盘也不是很难,这才是卫涛敢于如此施行这一次计划的原因。

要知道乌桓虽然与袁绍互有联系。但无论是乌桓还算袁绍都没有把彼此看成什么盟友,而是互相防范着的商人。

更何况这样的交易也不可能是平凡,按着赵水所说,几乎就是半年一次,而且三四个月之前还是送过一次,这也是乌桓能够在此时压制幽州军大占上风的原因。

不过战争一起,乌桓自然更是派人前来,只是这个时候渤海郡已经落入了卫涛手中,这些人有来无回,反倒是让卫涛知道了他们的通讯之法。而后就是按着以往的通讯之法传递回去了信息。

“将将军,最多还有半天。而且而且乌桓往往都会是派数百人前来”

那赵水在卫涛面前就是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显然对卫涛敬畏之极

“数百人吗?那也正好!”

卫涛冷冷一笑,这一次可不是运送什么货物,除了必备的兵器、铠甲以及粮草之外,全都是卫涛挑选出来的精兵,一共有两千人。

只是运送士卒就是不易,更不用说其他,就是连卫涛、典韦这样的主将,也没有什么马匹可乘,所以这些士卒皆是步卒。

若这是在中原内战, 这些步卒打一个突袭倒也是够了,但在这北方草原之上, 乃是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