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 (第1/4页)

今的凉州而已。此三州之外,都有外族生存,虽然其一时之间或许威胁不到大汉,但如今大汉中原内乱,衰败之像已经可见。若被外敌伺机而入,岂不是让我大汉百姓难以安生?”

卫涛微微一笑缓缓而道。只不过刘协虽然是听,但面无表情,显然并没有听入心中。

“唉陛下若是不信,那也无法,今与陛下所言,也非是为了那么许多,只为一事,那就是既然陛下所为已经是对我有所碍,那么就不得不请动陛下了。”

“哦?你欲要如何?”

虽然想要保持皇室风仪,但这个时候刘协的身子还是忍不住微微颤抖,显然害怕卫涛又是要逼宫。

“陛下不必如此。”

卫涛微微一笑,可惜刘协虽然说得很好,但想要平静下来可没有那么容易。

“陛下也是见过那曹操曹孟德,其将许县命名为许昌,而后又是在许昌建立皇都,是为皇宫,一直要想要陛下前往。曹孟德其人一直是将匡扶大汉,靖平天下作为自己毕生志向,与某大是不相同,说不定能够是为陛下效力。”

“曹孟德吗?”

刘协低低的说了一声,曹操数此希望刘协前往许昌,;刘协自然不会不知道曹操,只不过因为刘协生怕曹操也是如同董卓一般的人物,所以才是一直不愿意而往。

只不过事到如今,那刘协已经是有破罐子破摔的意思,对于前往许昌也就没有了太多的抗拒。

就算是曹操挟持自己又如何,反正留在长安之中,自己也同样是要被软禁,所以很快刘协就是微微点了点头。

“曹孟德对朕的确是恭敬,不过在此之前朕还是想要问上一句,你就没有是想要将我大汉取而代之的想法吗?”

也许是知道了卫涛对待自己的处决方法,这个时候刘协终于是变得真正的平静下来,再是开口而问。

“若是有一日曹孟德真的匡扶大汉,让我大汉天下再是一统,你当如何?是与大汉一战否?”

“呵呵陛下,若真有那一日,臣自然是大汉之臣。臣之所为只为驱逐外敌,卫我大汉万世不受外敌侵扰,但凡是与我志向有背者,则臣自然是不得不违逆。”

卫涛说着这话的时候同样是平静,虽然是有些绕口,但卫涛相信刘协能够明白自己话语当中的意思。

“好,朕明白了。若是早知道大将军是为如此,那么朕或许会是早见大将军。只可惜,大将军生逢此时,不然大将军如今已经是功业皆成了吧。”

听到刘协的感叹,卫涛只是笑笑。

事情也许是如此,不过若不是到了这一个时代,自己如何可以在这个年纪就是能够镇守一方,拥有如此强大的兵权?

若真是在和平时候,说不定自己也是为大汉一谋臣,甚至未必是有这一志向。

既然已经与刘协说开,卫涛很快就是告辞离开,只留下刘协一人面对着空荡荡的皇宫,暗自感叹。

自从董卓之时被迫迁都长安,如今刘协又要再是迁都许昌,就是连刘协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这么一去会是如何,可惜这个时候刘协身旁已经是没有什么人能够再是让他可以倾述。

卫涛是要将天子送往许昌,自然也是要与曹操一方的人商议。

不过相比起来这事情很是容易,因为曹操一直是派人留守在长安,为的就是这事情,最少这个时候,曹操也还没有泯灭匡扶大汉的志向。

所以消息很快就是传到曹操耳中,听闻如此,曹操当即命人快马加鞭是传讯,愿意欢迎天子驾临许昌,而且曹操更是直接亲自领人前来迎接天子车架。

只不过这个时候卫涛却是不愿意将心思放在这上面,事实上在确定曹操会是迎接天子驾临许昌之后,卫涛很快就此离开长安,再次前往西凉,准备是与羌人交锋。

当卫涛再是回到西凉的时候,已经是过了将近一月。

这一段时间以来,那些羌人已经是集结完毕,纷至沓来,不过有着卫涛麾下数位大将坐镇,来袭羌人几乎就是有来无回,虽然卫涛麾下也是死伤不少,但相对而言,羌人的死伤还是更多。

而且令卫涛欣喜的是,自己之前的拦河蓄水之计竟然是在五日之前得成,仔细问过之后,卫涛便知,正是那些羌人按捺不住,发动进攻,却不想他们那么一动,可谓是正中下怀,结果被太史慈直接放水淹之。

当然这其中也是与马腾、韩遂没有将他们当做亲信下属有关,不然以两人之能,足以是命令其不行。

“哈哈想不到我一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