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部分 (第1/4页)

周瑜微微点点头,就是向着卫涛认真而道。

“而且还不仅仅是如此,若此一战,那么纵然我军是有水军,难道还能够追袭其后?一战之后进退可是自如,纵然有所损伤,所得也是为在其之上,江东军的确打得是好算盘!”

听着周瑜的话语,卫涛只能够是微微苦笑。仔细想来似乎的确是如此。

“孙权的确好算计,不过即便是如此。我军也只能够是严加防备,不让其伤到我军分毫,至于设伏,恐怕那孙权是不会上当的了。”

卫涛、周瑜都是明白,若真是如周瑜所预料,这一计必定是那鲁肃所出,以那鲁肃之谨慎,在吃过卫涛大军的亏之后,断然会更加小心,寻常伏击之法根本不堪而用。

事实上周瑜既然有所预料,那么事实便多是如此,随着夜色降临,就是见到孙权大军悄然出营,直向卫涛大营冲来。

而且更是令人惊讶的是,那孙权大军并没有是直接领军冲杀入营,在靠近营地之后,便是见到一众弓箭手快步行到前,而后皆是弯弓搭箭,旁边自然有人持着火把将那箭矢前头点燃,而后一松手,就是见到无数火雨落入营地当中。

火箭攻营,这般一来,虽然不及直接冲杀入营来得更是威力巨大,但是否有伏击自然一试就出来。

果然,等候片刻,见到卫涛大营之中没有丝毫混乱发生,那孙权大军当即就是徐徐而退。

“这孙权果然是精明,数路大军而来,声势浩大,但却说退则退,以折损些许士气保全了自家大军,这一点可就是不凡。”

卫涛微微一叹,说起来孙权这般举动也委实是让人惊叹,不过很快卫涛又是微微摇摇头。

“不过此举终究是有利有弊,虽可保全一时,但总不可能保全一时,曹操对其评价果然是不差。”

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孙权果然便只能够如子孙一般,守守家业的确是可,但决阵与两军之间,争夺天下却不能为。

“呵呵倒是要恭喜主公喜得江夏了。”

一旁的周瑜倒是没有卫涛那么感叹,反倒是一笑而道。

“有了孙权这般举动,想必明日间那江夏就会是大开城门以迎主公也!如此倒也不须主公再费所兵力。”

事实如此,虽然为做防范,卫涛是领军在营外呆了一夜,但是相比起收获还算是有不小。

翌日,江东军全都上船而退往江东,卫涛就此轻取其城。

不得不说江东军的动作是得极快,一路检视而来,江夏百姓几乎近无,至于其他东西财物更不用多言。

除了没有一把火将这江夏烧个干净之外,这江夏与一个空城废墟也没有了太大的差别。

好在说起来卫涛也没有是寄望能够从这里得到什么,占据了江夏之后,卫涛自然是要调派水军来防御江东袭击。

卫涛的确是有意直取江东,但显然事情总不可能是如卫涛的意思。

江夏再是被卫涛一得,那么大半荆州就已经落入卫涛手中,加上卫涛原来的领土,可以说卫涛已经占据半个中华。

就算这个时候卫涛是得称王,也可以说是理所当然,无人不服。

而且这倒还是罢了,这其中竟然还是有人直接建议卫涛称帝!

“啪!”

卫涛微微苦笑一把丢下手中的信件。

“自古以来拥立可谓是大功,如今诸人都是指望着这一点。天下尚未靖平,便是如此,这让我要如何说来?”

听到卫涛的抱怨,周瑜也只能够是无言以答。

哪怕是周瑜本身威望不低,但即便他不大赞同此事,也不敢明着反对这事情,正如卫涛所言,这等拥立大功,不知道多少人都是指望着,若是周瑜给他们坏了指望,那么恨着他的人可就多了,哪怕周瑜日后也不好是立足。

卫涛微微摇摇头,不过也不去逼迫周瑜,他知道周瑜的难处。

不过称王称帝,卫涛的确是不想。

要知道卫涛与刘备、曹操等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如今的卫涛正处壮年,哪怕真要葬送大汉,也不需要急于这一时刻。

如今大汉忠臣的名头对于卫涛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意义,但卫涛却还是知道一事:大汉四百年,纵然是在这个时候依旧是有人心依附,真的说起来,时间还是未到。

正是打天下的关键时候,卫涛可不想是将让这些事情成为自己的羁绊。

“此事且是日后再议,公瑾且是为我传话,我卫涛大志在驱逐外族,保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