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 (第1/4页)

陆逊回到帐中,耳边仍然环绕着帐外吴军那震耳欲聋的呼喊声。

全琮再次走到陆逊身边,开口说道:“都督,我刚才派人清点过了,没有发现甘宁将军的尸首,我想甘宁将军很可是是被蜀军俘虏了!”

陆逊点了点头:“看来兴霸将军是凶多吉少了!”

帐中诸将都明白陆逊的意识,甘宁对孙权忠心耿耿,是绝对不可能投降蜀军的,而甘宁这种人不投降的后果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死亡。

“诸位,如今三军士气正盛,正是进攻的大好时机,我欲趁此机会兵发白帝,大家还是快去准备准备吧!”

“末将得令!”众将士立刻各自回营,准备继续西进。

陆逊领着大军绕过了八阵,直扑蜀国腹地,而同时,江东水军也穿过了巫峡,封锁住了长江,配合吴军的攻势。

白帝城。

白帝城因为刘备托孤而闻名于人,同时这白帝城附近景色优美,后世的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轼、陆游等,也有很多关于白帝城的诗传送。

三国时代的这白帝城其实应该算是一座要塞,白帝城三面环水,一面傍山,孤山独峙,气象萧森,在雄伟险峻的夔门山水中,显得格外秀丽、山顶端可观赏夔门的雄壮气势山后可见蜒秀丽的草堂河从白帝山下入江。

此时,陆逊大军已经到了白帝城附近。

———————

回家晚了,先送上一章,下一章估计又要凌晨以后了,大家还是明天看吧,别影响休息。

第四卷 登基 第七十二章 一波又起

帝城并不算大,但是地理位置重要,而且易守难攻,败,最后就退到白帝城,可见那时候刘备对白帝城的防守能力还是很自信的,刘备坚信江东无法攻破白帝城,所以才敢于在白帝城中停留。

而对于陆逊来说,白帝城也是必须多下来的。正是因为白帝城防守能力出众,所以只要陆逊拿下白帝城,就多了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好地方,就算入蜀之战不顺利,也可以保证大军的退路。

白帝城三面环水,这环水的三面自然是不利于进攻的,而另外的一面还是环山,道路崎岖,大规模的部队难以展开,所以也限制了进攻时候投入的兵力的数量。

不过即便是这样,张任依然没有打算死守白帝城。自巴东向西有数十道关卡,所以张任有着足够的空间可以防守,因此张任并不太计较这一城一地的得失。

不过此时张任最担心的还是阿斗,如今阿斗前往夷陵突袭吴军存粮重地,一旦成功,吴军粮草无法供给,必然会退兵。

可是阿斗是蜀汉太子,以阿斗的身份去执行这个任务,若是万一出了什么意外,绝对是得偿失。

之前张任听到阿斗这个计划以后,曾经表示愿意亲自带兵前去执行这个任务,而让阿斗刘璋蜀中,不过阿斗坚持亲自前去,张任自然争执不过阿斗,所以最后还是由阿斗带兵去了夷陵。

张任站在白帝城的城墙上,遥望着远方陆逊已经摆开了阵势,心中默默的祈祷着阿斗千万别出什么事情。

城外。

“都督,都已经布置好了,随时可以攻城!”

陆逊点了点头。而后一挥手:“传令。马上攻城!”

随着陆逊一声令下。江东军士如同潮水一般涌向了白帝城。士兵们抬着各种各样地攻城武器。冲向了白帝城。

“准备放箭!”张任一声令下。弓箭手立刻涌向了城墙。蜀军弯弓搭架。对准了远处地吴军。

“给我放!”张任一声令下。无数地弓箭划破长空。冲向了吴军。而后冲在最前排地吴军瞬间倒了下去。

即使是这样。几轮箭雨过后。吴军还是冲倒了城墙下。

“准备滚木石!”张任大喝一声。士兵们立刻抬上了滚木。朝着城下投去。

张任的守城经验非常丰富,刘璋时期,张任常年驻守葭萌关,抵挡张鲁,而后来守~城,刘备攻了一年都没拿下来。张任是见惯了大场面,所以如今面对江东大军,张任丝毫没有慌张,每一条命令下达地都很合理有序,没有露出半点儿的破绽。

城下,陆逊眉头越皱越紧,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观察,陆逊发现张任守城的时候没有丝毫的破绽。陆逊已经察觉到,张任是一个不好对付的对手。

这仅仅只是一座白帝城,而从巴东往西,还有几十道关卡等着吴军。若是张任据城而守,在每一道关卡跟吴军消耗上这么一场,恐怕没有一两年是无法打到成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