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部分 (第1/4页)

而抽泣中,那个徘徊不离的噩梦梦境,终于变得无比真实,她透过泪光,脑海之间终于猛然一颤,看清了那个白衫如仙的那个女子滴下的那颗泪珠之间,映出一个婴儿的脸庞。。。。。。

“啊娘亲…不要!!!”

忽然之间,一切模糊的画面变为通透的记忆,赵惊雪终于明白,那一场火,生出了她,而那个在火中的女子。。。。。。。是娘亲。

随着她失声的哭喊,脑海中的画面消失,化为一片灼热的火海,吞噬了一切。。。。。。

。。。

。。。

彼处的惊涛骇浪之中,一艘船只正在海面迎着电闪雷鸣被抛起而又落下,一个瘦弱的身影在船舱中脸色苍白如雪。

他忘记了恐惧,忘记了该去的海岸,在这一刻,他不停的诵经祈祷,为那死去的人,也为那活着的人。

随着凶险的骇浪,他和这艘船,被推向一个未曾开化的岛国。

第五百四十一章 见悟,南征!

俗话说千叶有千般样,万花有万种美,不经历绽放抽芽前的痛,便不会那么动人。

而此刻,孤独一人的七皇子终于在孤舟青灯与海浪颠簸之中顿悟,明心悟己,了无牵挂。

从前,他饱读诗书求经国之略;于画道茶道有独到之处;更是独创出一门为人称道可以流传的字体。

这些荣耀,属于曾经那个柔弱却斯文的少年皇子。

而今,他方才经历过一场人世间最痛苦的经历,这才恍然清醒,哪怕曾经的善良再无力,但却有道可循,有美景可回忆。

为恶,终有果报!

尝尽了失去的痛苦,他终于放下了浮世中的地位虚名,此刻他才能明白宁师师所说的那疯和尚的所作所为有着多么大的意义。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做者是!

在惊涛骇浪之中,七皇子暗念着自小念过的那些经书,一心虔诚而忘却红尘废土。

小舟一叶东去,带着一尊尚未功成的佛子。

而在未来,他终成海之上最仁德慈善佛陀,以他的见悟影响了临海之国的善恶习性数百年。

。。。

。。。

大战终至尾声,血腥充斥着如芒县周围,整片大地如同修罗战场一般可怖。

伤人的同时当然也伤己,世间一切莫不如此。

宋易看着战后的风雪狼骑,受伤的伤员咬着牙忍着痛的表情看上去刚强,实则令人心软。

这时,崔巍走过来说道,“往南而去的千余人确定是陆俊那一脉,当时出主意的是燕九。”

“方剌那边,声势壮大已极,人数号称二十万教众。。。。。。京营一败涂地!”

宋易淡然叹道,“打来打去,辛苦的还都是无辜的人!这些土匪一扫而过,是满足了杀欲,得到了短暂的补给。。。。。。朝廷这边若是败了,赋税便多,真是让人叹息啊。。。”

崔巍也是一脸肃容附和道,“可不就是这样,千百年来,战事连绵不绝,不是国与国,便是官与匪。。。。。。何时也没有头!”

宋易看了崔巍一眼道,“谁说会一直没有头了?”

崔巍苦笑道,“王爷之才,堪称圣贤之道!可不是我崔巍说丧气话,古往今来也出圣人,哪里停过战争?”

宋易望了望天,语气悠远说道,“因为从前没有,不能认为将来不会!虽然做起来很难,但我们燕云现在便很好了。。。若整个大宋都如燕云一般,人人有活干,有饭吃,与敌国可以通商,互惠互利,天下人心开化向善,争端能够坐下来谈判,那何愁战事不休?”

崔巍双眼一亮,从宋易的话中听出一股磅礴大气的画卷,忽然间兴奋的说道,“王爷的意思是。。。。。。天下归于燕云一家?”

宋易没好气的瞪了一眼崔巍,他怎么会听不懂崔巍言语之下那潜藏的含义。

“天下几家,都是民心所向!我们还是尽力剿匪吧!方剌等人渐渐势大,江南那边被攻破了几座城池,民生疾苦。。。。。。那千余人,也不知会造成怎样影响。”

“燕九这小子倒是眼光独到,否则还真的再多剿一千余人。。。”

“伍坚那家伙倒是学得聪明了,连反间计也开始用了!”

崔巍嘿嘿笑道,“那可是从诸葛军师那边学来的,他守在儒州那边没有到高丽那边和金人干仗,早已经心有怨气了!”

宋易没好气的骂道,“打仗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