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部分 (第1/4页)

商业的交流导致整个草原也不再是之前的原始社会,也开始缓缓的向着文明靠拢,这就是刘宇的目的,在于完全解决草原危机。

而不是图一时之快,君不见草原威胁历代都有吗,华夏甚至和他们打了几千年,可是结果呢他们依旧是顽强的生存了下,哪怕的秦汉隋唐也不能够彻底解决。

他们就像地上的野草割了一批又一批,根本就无穷尽,君不见汉朝灭匈奴,可是又碰出来一个鲜卑,隋唐灭突厥结果弄出来一个契丹,结果契丹解决还有女真,女真完了还有蒙古,一路下来伴随着华夏那是有完没完。

而刘宇需要的就是彻底解决这一个威胁,这种事情不是不能办法,而是没有人去办,而已毕竟太过虚幻。

其实要解决草原问题,说起来也简单,毕竟草原的威胁再度流动,来去如风,不过如果让他们安定下来威胁不直接消失了吗?

当然这样的问题历朝历代都有人明白,可是明白是一回事,要办到那就是另外一回事,甚至可以说天方夜谭。

游牧民族之所以流动可不是他们本身想流动而是不得不流动,毕竟草原苦寒,每分每秒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这里可能原本适合人居住下一刻留未必了。

这样想让他们定居下来几乎不可能,当然那也只是几乎,此时大汉帝国就有着很好的办法,如今帝国已经大规模的工业化。

实力在以恐怖的速度提升,哪怕是在草原筑城都未必不可能,不是未必,而是完全可能,汉国如今开始大规模的在草原筑城。

为了方便管理,草原被刘宇一分为三,一部分就是后世新疆所在地,一部分内蒙古外蒙古,第三部分就是东北三省还有之上的土地。

每一个地方刘宇都还是疯狂筑城,当然汉国只提供钱粮物资,劳力完全就是草原人,对于这些人刘宇也没有哪怕丝毫的手软。

如今的整个草原也处于了历史的最虚弱期,接二连三的百万损失那可不是说笑的,要知道草原从来就没有超过千万的人。

没办法这个鬼地方也无法养活千万的人口,几百万恐怕就是极限了,可是接二连三都是一百万一百万的损失。

第四百二十章 游牧民族下

如今整个草原人口恐怕加起来也超不过三百万,甚至可能更少,没办法草原的人口根本就无法统计,别说现在哪怕几百年后的二十一世纪也统计不了。

这么点人刘宇根本就不需要担心他闹出大事来,也不可能闹出大事来,要知道刘宇拥有十万大军一直镇守草原,而以汉军恐怖速度足以镇压一切,当然镇压永远不是最好的办法。

其根本在于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刘宇明白那就是阻止游牧民族的流动,让他们和农耕文明一样定居下来,而不是四处漂泊。

华夏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寒冷期与温暖期交替出现。

与这种温暖期与寒冷期交替出现相对应的是北方游牧民族小规模的犯边和大规模的南下逐鹿中原的交替。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在中原地区建立的区域性或全国性政权多出现在寒冷期。

在温暖期,气温较高,降水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整个社会经济比较繁荣,政治稳定,北方游牧民族既没有大规模南下的必要,又没有大规模南下的可能。而在气候寒冷期,气温要比温暖期低1℃~2℃,降水明显减少,温带草原要向南移动200千米左右,北方游牧民族为了生存,必然随草原的南移而大规模南下。

这是根本原因,这原因也无法人力解决,当然无法解决环境问题,但是可以与天争地。那未必不行,让游牧民族稳定下来未必不可以。

刘宇的筑城那只是开始。却并不是结束,然后接下来的就是集会,大汉帝国允许通商,草原的巨大贸易价值足以吸引大量的商人涌入。

大量的商人涌入务必拿来了大量物资,商人也不可能是白痴,相反他们可能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当然会有过冬物资而不是奢侈品。

毕竟对于草原来说奢侈品可有可无,过冬物资那才是必需品。毕竟什么还是命重要,当然后世那种那肾换苹果手机的不在此列。

游牧民族的行成本就意外,他们就像文明身上寄生虫一样一遍遍发吸收着整个世界的养分,来拖慢整个世界的发展,蒙古人就是最好的例子。

游牧民族的祖先所属的就是原始采集狩猎文明,在生存压力并不大的情况下,他们往往随着季节的变更而进行或长或短的迁移。以获得更丰厚的食物,这从对非洲一些原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