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 (第1/4页)

虽然陈浩对李泷的印象很是不好,但李泷为他洗冤却是不争的事实。如此恩情在前让陈浩难以开口,左右为难之际,让陈浩无由地生起一丝烦躁。

就在陈浩带着烦忧准备折身坐回马车回府之时,湖边的街角处有一人,正步履趔趄的向这里走来。此人手持竹罐酒壶,一身邋遢残破衣衫在冷风摆动。

待此人行至近处,陈浩才将此人看清,此人观面容不过二十余岁,棱角分明显得极为清秀。一头脏乱蓬松地头发显得极为颓废,但额前一缕白发却是显得极为醒目。

见此人行为放荡形骸步履摇摆不定,陈浩不禁摇头善意一笑,心道原来是一个酒鬼。就在这时那酒鬼一指陈浩,眼神迷糊拖着含糊不清的长音道:“嘿嘿,见兄台眉宇之间带有忧色,想必是为情所困,来!今日易某请你饮酒!酒入梦中万事无忧愁”说着便将酒壶递给了陈浩,一股浓重的酒气向陈浩迎面扑来。

陈浩接过酒壶却未有饮酒,而是对着酒壶摇了摇头自语道:“若当真能万事无忧,兄台又何故如此?”

姓易的酒鬼双目陡然有了一丝惊异,他未曾想陈浩会有此一问,自视了一下自身形骸,不禁坦言笑称:“世事百态皆为虚幻,又何必在乎于此”

陈浩对易酒鬼这句话很是赞同,将酒壶交还于易酒鬼:“兄台言之有理,然酒可解烦忧,却不知酒入愁肠愁更愁。正如兄台方才所言,世事百态皆为虚幻,又何必过于执着!”心细如发的陈浩又岂能看不出,此人定是失意之人,于是便萌生劝解之意。

易酒鬼双眼微眯的看着陈浩,却许久的未有说话。陈浩料想此人定是酒喝多了,见此人衣着单薄,于是让车夫取来裘衣赠与这酒鬼。

当陈浩坐上马车慢慢的离去之时,姓易的酒鬼朝着马车高声道:“天地有情尽白发,人间无意了沧桑舍与得,公子须得慎重!”

坐于车中的陈浩闻听这两句诗,心头不由为之一怔,未曾想方才一位酒鬼竟然有如此才情。更让陈浩惊讶的是,此人一语道破了他心中忧虑之事。想到这里急忙让车夫停车,然而待陈浩走出马车四处寻找之时,易酒鬼已经无影无踪

陈浩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将事情埋藏于心底的人。因此很少有人能猜透,他心中想的到底是什么。而今夜偶遇的这放荡形骸的酒鬼,竟然能够看穿他心中所想。这让陈浩吃惊的同时,也对这个酒鬼的来历很是好奇。

既然欲寻之人已无踪影陈浩便不再逗留,坐着马车向学士府而去。回到府中将今夜所见之人,绘影图形交予紫鸢,限她三日之内将此人找出。不仅如此还要将此人的身世背景,一一具细的查个清楚。

之后的三日里陈浩陪着林月瑶三人,在京城过了第一个元旦。看着三人和谐之中洋溢着幸福,陈浩心中便已经有了打算。

让陈浩没有失望的是,紫鸢在第三日真的将他要查之人查的是一清二楚,对于‘夜杀’有此效率陈浩甚为满意。原来当日遇到的酒鬼名为易成天,乃是潞州壶关县人士,少幼聪颖为乡里传为神童。易成天也不负众望,于十二岁便中了秀才,年少得志为当地所传颂。

正因易成天言行举止大方得体沉稳大气,且小小年纪竟然替壶关县屡破案件,因此被壶关县众人看做状元之才。然而三年后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易成天竟然无故落榜了。众人虽对此颇为失望,但毕竟易成天年纪尚轻,众人也只当做是一次失误。

十五岁的易成天也已经到了婚娶的年纪,于是县令郑昌泰便有意将独女许配于他。因此双方商定,待易成天中举之后二人便成亲。然而让众人大失所望的是,三年后的易成天又一次的名落孙山。

这一次名落孙山让本来和善奉承的众人,渐渐的冷落了易成天。郑昌泰见易成天屡试不中定是无望,于是便取消了两家的婚约。

这些对于易成天来说倒是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接下来的六年中,依旧未能得偿所愿。从此易成天从原来人人称赞的神童,成了众人茶余饭后嬉笑的谈资。

自此之后易成天便开始消沉下来,每日饮酒消愁。本就清贫的农家,因为易成天的颓废也渐渐地败落,以至于双亲积劳成疾也无钱抓药救治。古语有云,锦上添花人间有,雪中送炭世间无。当初易成天春风得意之时,多少乡绅地主前来结交,而如今家徒四壁门可罗雀。

不久双亲双双离世,易成天也无甚眷恋,于是便一路游荡至京城。期间易成天爱慕上一位青楼女子,本以为两人有真情常在,却不想成了青楼女子填词工具。最后易成天满怀悲愤的看着心爱的女人,成了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