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 (第1/4页)

“这”这一次可是将卢匡死死的逼进了死胡同,他竟然忘记了陈浩除了官居刑部尚书之外,还拜封二品太子少傅。

自从卢匡擢升宰辅之后,一直在朝中耀武扬威与令狐绹狼狈为奸。虽然短时间内未有做出有损朝廷之事,但是却已在朝中罗织了一众官员。如今白敏中虽然为四宰辅之首,但却是久病缠身已经递交辞呈,相信不久便要告老还乡。如此一来朝中四宰辅,只剩下魏谟与这二人对抗。若是此刻不予以迎头痛击,将来会更加嚣张跋扈肆无忌惮。

对于卢匡此人陈浩一直很是忌讳,因为卢匡正是曾经宰辅卢商的族弟。若说卢匡不怨恨陈浩,那当真是天荒夜谈。尚且不论因为陈浩的原因,将山东卢氏的官僚势力驱逐出了朝堂,这就已经让山东卢氏对陈浩积怨已深。而且卢匡之子卢琛曾经于太和县,当众受到陈浩的侮辱,这份族仇家恨卢匡又岂能忘怀。

如今卢匡将仇恨之心隐藏于深处,欲要将陈浩排挤出朝堂。但是自从李渼登基之后,陈浩却诸事不与参与。这倒让准备已久的卢匡没了施展的地方,因此也渐渐的将陈浩遗忘。然而让卢匡没有想到的是,陈浩一出口就将他逼进死角。

陈浩的这一番质问使得整个宣政殿上气氛有些凝滞,最后还是李渼打破气氛和善一笑道:“少傅无须介怀,卢爱卿也是无心失口而已。既然少傅言犹未尽,不妨此刻道来与众位爱卿听听”

李渼说完之后示意卢匡当众向陈浩赔礼,卢匡虽然心中千般不情愿,但是此事已成僵局他也只能认栽。最后很不自然的低首一拜,继而脸色阴沉的转身回到了臣班之中。“启禀圣上,若是圣上听从了卢大人之言将安乐王刺死,那河北三贼所言皇位本属安乐王,就已然成了事实。如此一来世人定会以为圣上心虚所致,若非如此圣上你又何必刺死安乐王?届时河北三镇节度非但不会暂罢刀兵,反而会以此大做文章引起哗变!圣上当知:笔者如刀,刀刀入骨不见血;讹者如剑,剑剑诛心无处防!”这番话李渼听在心里可谓是胆战心惊,经陈浩这一题听倒是让他清醒了不少。他有雍王成为太子再到如今的皇帝,也不过是半年时间。而李凗所经营的太子党却是植根已深,一时之间是难以根除。尚且不论这河朔三镇节度使处于何种目的,但是李渼深知若真的将李凗刺死,定会引其死忠李凗的势力反弹。一更。by:89|10054306》

第五十四章 养虎为患

第五十四章养虎为患

卢匡本以为主动进谏迎合圣意,往后定会得到李渼的赏识。却不料半路杀出个陈浩,将他的全盘计划予以打乱。非但未有得偿所愿反而受到陈浩的当面羞辱,这让卢匡对陈浩的恨意又加重了几份。

宣政殿上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件事的深层含义,如今经由陈浩分析而出,让殿上群臣不禁倒吸一口凉气。群臣即对此等奸计斥责不已,同时也对这进退两难的时局感到忧心。

“那以少傅之见是要兵伐河北!?”如今这安乐王李凗断然是不能杀了,否则就会落入敌人的圈套。那么剩下的就只有派兵讨伐!

陈浩微微点头郑重道:“微臣正有此意!”

“老臣认为陈大人此举有失欠妥!如今河朔三镇居于黄河以北雄兵几十万,若是要平定河北逆贼断然不会一朝一夕,如此一来拉锯之战损耗的乃是我大唐之根本!”这时魏谟却道出了如今的国情,身为户部尚书的他掌管大唐的财政,自然对如今的大唐财力知之甚详。

李渼听罢也认同的点了点头,河朔三镇能够至今猖獗不服朝廷管制,也就在于三镇节度使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若是真的动起刀兵尚且不说能否完胜,即便最后大胜整个国库也损耗的差不多了。自古征战最重要的无非就是人、钱、粮,如今虽然因为均田制的广泛实施,国库也有了回还的些许结余。但是一场战争下来所虚耗的钱粮,可以予以万计也不为过。

若是河北战事陷入胶着状态,国库也会因此消耗空虚,届时国内发生天灾何来钱粮可赈济百姓?李渼之前身为雍王之时尚且未有太在意此事,如今身为帝王之后才知道,何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陈浩见李渼面露难色,却不禁轻笑躬身道:“魏大人言之有理,然魏大人当知晓河朔三镇每年侵吞朝廷多少钱粮。这尚且不算,河北三镇广袤无边,土地肥沃良田数以万顷,崔、郑、李三位节度使把持三镇已久,加重赋税私吞民脂民膏,用于中饱私囊私养重兵割据一方。如此长久下去岂不是养虎为患,这让其余各镇节度使又如何臣服?待虎威日盛之时,可是会食人的!”

魏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