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 (第1/4页)

民日报》“对香港政府提出抗议”的 短评被指控。5月,判《大公报》负责人费彝民等人罚款。 1953年 外贸总值继续下降为66。06亿港元,进口38。73亿港元,出口27。34亿 港元,贸易逆差11。39亿港元。对内地进口为8。57亿港元,出口5。40亿港 元。 铜锣湾填海工程竣工,新填地为维多利亚公园。 石峡尾村大火,毁屋7000幢,6万人无家可归。 全港本地生产总值31。25亿港元,人均1394港元。 孙麟方开办香港麦粉厂,孙氏力五六十年代东南亚面粉大王。 1954年 全港注册工厂2494家,工人115453名,未登记工厂工人约10万,合计 工人总数逾20万名。 外贸总值继续降至58。52亿港元,相当1951年的63%,其中进口34。35 亿港元,出口24。17亿港元。对内地贸易额10。83亿港元,其中进口6。92 亿港元,出口3。91亿港元。 本地生产总值33。52亿港元,人均1418港元。 7月,大坑东木屋区大火,毁屋2000多间,9人烧死,灾民逾2。4万人。 市政局成立房屋建设委员会,开始计划兴建廉租公屋村。 中区填海工程告成,新填地为大会堂及大星小轮码头现址。 曹光彪成立太平毛纺织公司,70年代成为香港毛纺织业巨擘。 陈廷骅组建南丰纱厂,60年代渐在同业坐大,被称为“棉纱大王”。 9月,报业大王胡文虎逝世,胡仙接管家族报业的《星岛日报》、《星 岛晚报》。 黄笃修将淘化大同有限公司(简称淘大)上市,为最早上市的华资公司 之一。 1955年 外贸下降趋势得到遏制,是年贸易总额62。53亿港元,进口37。19亿港 元,出口25。34亿港元。对内地贸易仍徘徊不前,年价值10。80亿港元,进

… 页面 194…

口8。98亿港元,出口1。82亿港元 (占香港出口7。2%)。 2月,上水石湖墟大火,毁屋400间。 港府通过建筑新条例,废除1903年以来民房高度以5层为限的规定。同 时通过《1955年业主与住客条例》,推动了房地产的发展。准许楼宇“分层 出售”。 股市渐趋活跃,本年股票成交额达3。33亿港元,创战后最高纪录。 7月,包玉刚购买的二手船金安号在英检修下水,开始投身航运业。 霍英东预售楼花,这成为日后香港楼宇销售的主要方式。 林氏源隆行获米业牌照,80年代采用真空包装,市场占有率3成以上。 林炯灿获“香港米王”称号。 1956年 对外贸易走出低谷,是年外贸总额77。76亿港元,进口45。66亿港元, 出口32。10亿港元。对内地贸易额11。74亿港元,占总额的15。1%,其中进 口10。38亿港元,出口1。36亿港元 (占香港出口的4。2%)。 九龙长沙湾与港岛柴湾填海计划开始实施。 10月,国民党特务分子策动九龙暴乱,死亡60多人,伤200多人。 埃及封锁苏伊士运河,运费暴涨,刺激了香港航运业发展。 全港本地生产总值40。57亿港元,人均1552港元。 香港前华人领袖何东逝世。 马来西亚华侨张明添牵头在港成立海外信托银行。 美籍犹太商人纪艾华来港成立立基洋行,最初从事针织品贸易,1975年 经营“迷你戏院”,是香港小型影院创立人。 1957年 外贸总值81。66亿港元,进口51。49亿港元,出口30。16亿港元。对内 地贸易值12。54亿港元,其中进口11。31亿港 元,出口1。23亿港元。 注册工厂3373家,工人153033人,其中纺织工人占24367人。未登记 工厂工人约20万人。 5月,丽的映声台开播,为香港电视业之发端。 7月,全港有持牌银行83家,分行5家,外地银行办事处88家。 邵逸夫来港发展,随后重组邵氏影业公司,使其成为同业中最大商业机 构。 黄克竞主持的主源基业开始生产照相机。 建房委员会完成北角渣华街廉租屋村建设,廉价祖于最低收入家庭。12 月,完成大榄涌水塘工程,蓄水量占全港已有14个水塘的一半。 1958年 2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