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 (第1/4页)

杭州出土的战国水晶杯,让今天的人看,跟现代的杯子没区别。中国两千多年前的这个杯子做成这么漂亮是我们后人不能想象的。那个水晶杯在杭州历史博物馆里展览,我围着那个杯子看过很久。我就觉得它从造型上让我们看都非常像现代,跟今天的玻璃杯几乎一模一样,两千年前的。我们今天生产玻璃杯的人一定不承认自己是抄袭了两千年前的这个水晶杯。但这个水晶杯确确实实是一个证物,证明了我们的民族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如此高的审美,如此精美的工艺。

汉代的玉讲到这儿,可以做一个小结。孔子跟他同时代的思想家都极力地赞美这个玉,赞美这种佩玉的行为。他最重要的话就是〃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你作为一个君子,你没有任何缘故,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你身上应该佩一块玉。你不佩玉了,你应该有所理由。那么,这种社会风气在汉代愈演愈烈,一直影响到后面各个朝代,甚至影响到今天。

汉玉追求的是古典现实主义,神秘的浪漫主义的一种玉文化。它这种文化带有很多浪漫的色彩。我们刚才看到的玉马是在云彩上奔行。汉以后呢,国家就陷入了一种份乱,玉器文化就开始减弱。直到到了隋唐时期,我们的玉文化再一度兴起。

05 隋钗唐銙 异域交流

--隋唐玉器

【钗与簪】

隋代由于享国时间短,文物相对稀少。最著名的隋代文物,大都出自于陕西西安李静训墓。李静训死时只是个9岁的女孩,但因为身份高贵,随葬品非常丰富,等级也很高。其中出土了三件白玉钗。我们今天倒不怎么说这个钗了。过去有金钗、银钗、凤钗,人名里有薛宝钗、金陵十二钗,词牌里有钗头凤。目前发现最早的玉钗,就是隋代李静训墓出土的这三件。

摆脱蒙昧时代的人类对自己的头发都比较在意,今天也是这样,能够给人以第一印象的往往是头发,所以发型很重要。最早对发型的限制,它要依赖一些把发型固定住的一引起器物。最早的束发器有箍,讲早期玉器的时候讲过,能把头发箍在一起,显得发型高耸夸张。有一种叫笄,这个字今天基本上不用。有个非常古老的词 〃及笄〃,是指女孩到了15岁要盘头插笄,表示已成年。

我们来说,相对熟悉的束发器有簪和钗。簪是单股的,钗是双股的。有人认为,钗的出现,来自于生活。一种说法是:钗来自于鱼叉,就是农牧业用的叉子,还有人认为它来自于兵器。不管钗的原型是什么,它一定是从生活中来的。簪和钗,其实今天还在用,发卡就是从这上面演化过来的。

【蹀躞带】

唐朝有什么新鲜的玉器是我们以前没有的呢?首推玉銙,是指在腰带上镶有玉,也叫玉带板。也有金带板、银带板,等等。实际上带板在唐朝以前就有,但从唐朝开始作为国定下来了。

玉带板的形式,是受游牧民族的〃蹀躞带〃影响而来。〃蹀躞〃这个词非常专业,指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从腰带上面垂下来很多悬挂物,比如刀子、解绳器等游牧生活中常用的工具。今天出土文物中可以看到早期的玉带板,1988年咸阳机场扩建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北周墓,出土了一个九环蹀躞玉带。〃蹀躞〃这个词的本意是:小步行走,行动艰难。'TXT小说下载:dusuu'那么带上这种蹀躞带就限制了人的行走,所以这个东西就叫蹀躞。

【玉带明珠袍】

佩带玉銙作为制度,文献记载始于唐高祖李渊时期。《唐实录》记载:〃高祖始定腰带之制,自天子以至诸侯、王、公、卿、相,三品以上许用玉带。〃 《新唐书》则说:〃请破萧铣时,所赐于阗玉带十三銙,七方六劊�捀鞲交罚�远喙讨�K�耘逦镎撸�钟谢鸺�⒋笥偂⑺隳业任铮�E逵诖�摺!�

唐初大将李靖,由于战功卓著,高祖李渊就奖励他一条白玉带,镶有十三块于阗玉,七个方的,六个圆的。勗诠乓庵芯褪恰ㄔ泊课蘩饨堑难�印ǎ�褪前朐沧础U馓跤翊�魅反�絮搋蟠�奶卣鳎�癜逯�掠谢罚�飞吓逦铮�谢鸺�⒋笥偂⑺隳业鹊取;鸺�枪糯�』鸬墓ぞ撸�嗟庇诖蚧鸹�9�ス湃巳』鹗歉龊苈榉车氖隆N颐墙裉焓且淮蚧鸹�淮蚓妥帕耍�笔泵挥姓飧觥;鹆��宕�幕鹆�⒚鞔�幕鹆��一故构�飧龆�鳎�怨�飧龆�魅』稹7凑�颐歉芯跏址ú恍校�才�霭敫鲂∈惫兰颇芘�帕恕0鸦鹈薷樵谏厦妫�疵�卮颍�詈缶桶阉�蜃帕恕4笥偸鞘裁茨兀课仪懊娼补��偸墙饪壑�铮�煌肥羌獾模�梢越饪邸K隳蚁嗟庇诮裉斓难���暗愣�嫔硇≡游铩U舛渭窃睾芮宄��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