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部分 (第1/4页)

李建成赶紧说道:“如今兵荒马乱,小的们远赴陇西经商,免不了要带几件兵器防身,还望大人明察!”

那名百夫长冷笑一声,轻轻招了招手。一名士兵跑了过来,手里捧着一张军弩。大隋法令,弩是军中重器,民间禁止持有。百夫长厉声喝问道:“这是什么?朝廷的法令也不顾不了吗?”

其实这时候天下大乱,哪来还有什么朝廷律法。只是刘子秋平定关陇以后,正在逐步恢复秩序,民间不仅禁止持有弓弩,就连陌刀、长槊之类的兵器也禁止持有。正儿八经到西边去的商队当然会事先打听清楚沿途的规矩,他们的货物里根本不会暗藏夹带什么武器,所有的佩刀佩剑都是光明正大地带在身上。而李建成做贼心虚,不仅带了大量弓弩之类的违禁兵器,还把这些兵器都蔵在大车里,结果反而引起了守关士兵的注意。

这时,又一名士兵悄悄跑了过来,附在百夫长耳边小声说了两句。百夫长眉头一皱,沉声说道:“你看清楚了?”

那名士兵非常肯定地说道:“百夫长大人,标下反复对过图像,错不了,绝对是他!”

李建成不明白这两个人在说些什么,但他却知道单凭私蔵军弩这件事,守关士兵就能把他们全部扣下来。他或许可以保证自己不吐露实情,却不能保证这帮手下是不是受得了严刑拷打。为了尽快通关,李建成抢上前一步,悄悄塞过一个小包袱,说道:“大人,小民这里还有一件信物,可以证明在下的身份。”

百夫长打开包袱一看,竟然是一包白花花的银子。百夫长把银子往身后一丢,忽然大喝道:“都给某拿下!”

通关遇到问题花些小钱打点打点几乎已成惯例,守关的士兵通常只要捏一捏就能知道包袱里装的是什么。但像这个百夫长一样当众打开的却绝无仅有。他打开包袱也就算了,还要抓人。李建成终于忍无可忍,挥拳相向。

李建成此时也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又自幼习得一身弓马,拳脚上颇有几分真功夫。这一动起手来,还真把周围的几个士兵打翻在地。但这里是潼关重地,守军众多。听到关门处传来打斗的声音,关内立刻冲出大批兵马,将他们团团围住。李建成他们本来就缺少兵器,此时也只能束手就擒。

这时,从关上下来两名千夫长。那名百夫长赶紧迎了上去,大声说道:“启禀大人,这就是李渊的儿子李建成!”

李建成大吃一惊,连声问道:“你如何知道某的身份?”

他却不知道,刘子秋派往洛阳的奸细早已经悄悄把李渊及其手下文武画影图形,送往各处关卡。当然,刘子秋也不可能预料到李渊会派人前往联络陇西李家,他这么做,只是为了防止李渊兵败以后,这些人会潜往各处,成为不可知的威胁。当然,李建成这一问,更加把他的真实身份泄露无疑。

那两名千夫长并不回答,只是哈哈大笑:“想不到守关也能立此大功!”

李建成有些后悔,早知道身份已经泄露,刚才就是拚命也要杀出一条血路,只是现在已经被人五花大绑,再想反抗已经迟了。但他还不死心,仍然跺足大叫道:“就算我是李建成,你们也不能平白无故抓我!”

百夫长却冷笑道:“你暗藏违禁兵器,如何抓不得你?”

李建成朝自己的手下丢了个眼色,强词夺理道:“那是他们蔵的,李某并不知情!”

其实他也知道这只是垂死挣扎,双方既处于敌对状态,不管你找出什么理由,对方也不可能轻易放了他。

那名百夫长却没有和他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冷哼一声,说道:“就算你不知情。但你公开贿赂本官,也当受罚!”

虞世南的那支商队就紧跟在李建成他们的后面,前面发生的事情他听得一清二楚。此时见前面闹将起来,也顾不得再隐瞒使臣的身份,慌忙走上前去,大声喊道:“诸位军爷,你们不能抓走大公子!大公子是去拜见皇后娘娘的!”

说完,虞世南赶紧递上各种文书,其中就有李渊请求萧皇后重返洛阳的书信。

这时,一名千夫长走过来,冷冷地问道:“我家主公前些日子派虞大人前往洛阳替皇后娘娘传旨,怎不见回来?”

虞世基其实已经被李渊扣为人质,一时半会哪里回得来。虞世南虽然素来自诩正直,此时为了救下李建成,也只得撒谎道:“我家中尚有老母在堂。我家兄长难得回一次洛阳,自然要在母亲身边尽几日孝心,怎可这么快就回来?正因为兄长来不了,虞某才会陪大公子走这一趟!”

文书上确实有虞世南的名字,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