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部分 (第1/4页)

刘子秋不经意地瞄了王玉凤一眼,笑道:“那好,咱们三天之后再来走一遭吧。”

三天的时光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这三天,刘子秋并没有闲着,而是派人把这队胡商的住处全面监控起来。不过,这三天里,倒是有不少达官显贵前来拜见这位胡商。他们的目的很明显,希望能够私下里和胡商做些交易,买几个胡姬回去,结果都无一例外地吃了闭门羹。这些人当中甚至有张亮这样的重臣。按理说一个胡商不可能这么嚣张,但是大汉律法甚严,没有人敢在洛阳城中恃强凌弱,那位胡商倒也相安无事。

张亮登门拜访也没能进入那处宅子的消息很快就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整个洛阳城,弄得尽人皆知。这正是王世充所需要的效果,更加抬高了那些胡姬的身价。而且,照着这个传扬速度,三天的时间已经足够将消息传进宫去了,王世充不相信刘子秋会没有兴趣。

刘子秋来自后世,对于买卖奴隶的事情发自内心的反对。但在眼前这个年代,他又只能接受这个现实。不过,刘子秋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那个胡商居然会采用拍卖的方式,这对那些即将成为奴隶的胡姬来说,绝对是极大的侮辱。这些胡姬现在的地位就和货物相似,别人采取什么方式出售,是别人的自由,他就算身为大汉皇帝,也不能随便干预,因为自由贸易本来就他所提倡的。当然,刘子秋还有其他方法来阻止这场拍卖大会。

第84章 解救

。5。

刘子秋精心训练的特种兵很顺利地便潜进了那处民宅,摸清了那批胡姬的真实身份。当然,到了这时候,王世充也没有再刻意隐瞒她们的情况,甚至还有意进行了一些扩散,其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

不过,这些消息落到刘子秋耳朵里却有特别的意义,他立即吩咐人将拜占庭帝国的使者带了过来。

这名拜占庭使者叫做佩格,满脸络腮胡子,生得高大威猛。他原本的任务是出使西突厥,结果史大奈和他虚与委蛇了一段时间以后,这才告诉他,西突厥是大汉王朝的一部分,不能擅自对外用兵。

多年以前,拜占庭跟突厥之间也曾经有过往来,知道突厥虽然对中原王朝称臣,实际上却是自成一体,甚至经常侵扰中原王朝的边境。史大奈的这个理由自然令佩格非常惊讶,连连摇头,表示不相信。史大奈这时候已经接到了刘子秋的命令,也没有再跟他废话,直接派人把他送到了洛阳。

佩格是秘密来到洛阳的,来到洛阳三天以后,他一直被软禁在驿馆中,哪都不许去。这让生性桀骜的佩格非常恼火,整日在驿馆大嚷大叫。闹腾了三天以后,他终于等来了觐见大汉皇帝的机会。

这次觐见没有设在正式的大业殿,而是安排在一处小花园里。两名侍卫把佩格引到花园外面,拱手做了个请字。

佩格缓步走进小花园,只见花园里有四个人。当中一个高大的年轻人端坐石桌之后,另一名身着锦衣的中年男子坐在他旁边,另有两名金发碧眼的女子侍立一旁。

那两名金发女子佩格认识,正是他送给史大奈的礼物,没想到居然出现在这里。这也更进一步证实了史大奈的话,西突厥已经成为大汉的一部分,所以史大奈不敢私自收留他送去的美女。佩格定了定神,朝坐在石桌旁的两人看了一眼,用手捂着胸口,朝那位年轻人躬身说道:“外臣佩格拜见大汉皇帝陛下!”

石桌旁边,那个中年男子衣着虽然华丽,但神情有些畏缩,反而是那个衣着普通的年轻人透着一股勃勃英气。佩格在驿馆这几天,也专门打听了一些消息,自然能够看出来谁才是大汉皇帝。作为使者,佩格有一定的语言天赋,在驿馆的这几天,他也学习了一些基本的汉人礼仪和常用汉语。不过,他却留了个心眼,故意用拜占庭语进行了问候。

他说的话刘子秋自然听不懂,但那个中年男子却恭恭敬敬地用汉语复述了一遍。刘子秋不由点了点头,指着对面的一张石凳,说道:“坐吧。听说你来自遥远的拜占庭帝国,不知有何要事?”

佩格这才知道那名锦衣男子原来只是一名通译。一名地位卑微的通讯居然能够跟皇帝平起平坐,这不禁让佩格生出了轻视之心,也就不再注重什么礼仪,大大咧咧地在刘子秋对面坐了下来,神情倨傲地说道:“外臣不远万里而来,是奉了帝国皇帝陛下之命,与大汉商议共同出兵,讨伐库思老之事。”

听完那名中年男子的翻译,刘子秋还拱手道了声谢,看得佩格目瞪口呆。他却不知道,在刘子秋这样来自后世的人眼里,通译并非下贱的职业,相反还是一个值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