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部分 (第1/4页)

其中一名婢女说道:“听说了没有?那位江都郡主挑了个如意郎君,是以前的小王爷呢。”

另一名婢女冷笑道:“那是过去的事情了,什么小王爷,现在还不是看中了人家的嫁妆。”

先前说话的那名婢女道:“可不是嘛,听说嫁妆价值上百万两银子呢。啧啧,皇上真是宽宏大量,对仇敌之后都礼遇有加,我倒是真羡慕那个李世民。不是娶了江都郡主,几辈子恐怕都难以翻身。”

另一名婢女连忙说道:“嘘,小声点,别让小姐听到了。你难道不晓得,那个李世民原本是小姐的未婚夫吗?”

她们说的话倒是没让长孙无垢听到,但比这更严重的是,让高士廉听了个清清楚楚。高士廉只觉气血不涌,一口疼迷在心窍,“扑通”一声便栽倒在地。那两名婢女听见动静,这才回头去看,发现是自家老爷倒在地上,慌了手脚,连忙跑到前面呼唤公子、夫人。众人赶了过来,手忙脚乱,把高士廉抬到前面,又是掐人中,又是揉胳膊腿,却哪里唤得醒。

高士廉虽然不当官了,但在整个高家仍然是个主心骨,这下整个高家都乱了套。

长孙无垢年纪虽小,却有主见,连声说道:“快派个人去找哥哥。他在内阁行走,应该可以请动太医!”

这几天,长孙无忌回来的都比较晚。他最近在内阁帮忙,事务虽然繁杂,但毕竟他只是帮忙,不用值守,回来得应该不会这么晚。其实真正的原因还是因为李世民做了江都郡马。作为在内阁行走的辅员,长孙无忌比其他人更早知道李世民被选为郡马的事情,只是担心妹妹难过,这才竭力隐瞒着。因为害怕自己不小心说出来,他才有意在内阁逗留,但在内心,他还是将李家恨上了,好几次碰到李建成都没有打招呼。

不过,长孙无忌兄妹自然被长孙家扫地出门以后,全靠舅舅高士廉抚养长大,跟舅舅感情极深。此刻听说舅舅突然昏迷不醒,他手上有再多的事情也赶紧放下,一路小跑,直奔太医院。

太医院是刘子秋设立的许多新衙门中比较得意的一个,投入也相当大,但即便如此,真正的好太医并不多。为了保证能够给更多的人看病,刘子秋颁布了一条规定,所有的太医一律只坐诊不出诊,任何人想要看病,只有自己到太医院来。不要说长孙无忌只是行走内阁的一名辅员,就算他是内阁大学士,也没有权力违反这条规定。

长孙无忌亮明了腰牌,坐堂的几位太医还是摇了摇头。大汉律法严格,一旦违反规定,谁来说情也没有用,轻则罚俸,重则抄家。

这个规定看似苛刻,其实刘子秋并非无的放矢。只有实行了这样严格的规定,才能够保证公平,才能够防止有人滥用特权。

但是长孙无忌的情况又十分特殊,高士廉现在只有出气没有进气,谁敢把他搬来搬去?

第93章 微服出诊

这种规定太过死板。甚至有些不通情理。但來自后世的刘子秋明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国人最喜欢钻各种政策的空子。如果不规定得刻板一点。说不定什么时候。一些有钱有势的人物就会利用自己的权势对太医院施加影响。最终导致太医院演变成只为权贵服务的机构。而这些。恰恰是跟刘子秋设立太医院的初衷相背离的。

正因为有了这条死板的规定。许多百姓生病以后。才能够得到和权贵们相同的医疗待遇。当然了。也正是由于有了这条死板的规定。所以不论长孙无忌如何恳求。都洠в幸晃惶�礁椅��稣铩�

想到对自己兄妹最好的亲舅舅命悬一线。长孙无忌双膝一软。便跪了下來。大声说道:“各位太医大人。无忌求求你们了。”

男儿膝下有黄金。读书人更是注重名节。轻易不肯向人下跪。长孙无忌为了一点孝心。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相当不容易了。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最为看重孝道。行医之人多有仁义之心。这几位坐堂的太医于孝道更为看重。纷纷离开座位。七手八脚将长孙无忌扶了起來。一名年长些的太医劝道:“长孙大人。非是吾等见死不救。只因陛下颁布严令。吾等不敢不从。你还是请回吧。速速把老大人送过來。说不定还來得及。”

他有内阁行走的腰牌。所以太医们称他一声大人也不为过。更为重要的是。他是首届科举的头榜头名。在洛阳城中名声颇显。这些太医们也大多听说过他的名头。再加上他以孝为先。倒是深得太医们的好感。另一名太医便悄悄说道:“长孙大人。我倒可以给你指一条明路。但能不能成功。那就要看你的造化了。”

长孙无忌大喜。一把抓住那名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