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部分 (第1/4页)

絹碓缴偎�堑氖屏��徊降玫搅讼魅跽馕�踝忧锿菩行轮贫却丛炝思�玫奶跫�

到了大兴十五年两个代表大会终于得以设立一个是以开国元勋和世家组成的贵族代表大会一个是以各行各业普通民众代表组成的百姓代表大会内阁首相便由这两个代表大会在内阁大学士中选举产生再由刘子秋直接任命

而这一年刘子秋也彻底交权宣布只拥有象征性的权力所有权力都归两个代表大会和内阁所有

然而在这一年的内阁首相选举中却出现了意外当选者居然是李世民这是一个谁都洠в邢氲降慕峁�

自从在第二次科举考试中夺得第二名之后李世民便进入太学院读书数年之后他也如愿进入内阁时间可以磨灭人们的记忆近十年当中李世民为人谦恭、处事勤勉渐渐博得了朝野上下的认可而这其间他对刘子秋也是恭敬有加好像真的已经放弃了野心愿意做一个循规蹈矩的臣子也正由于这个原因他渐渐为代表们所接受在内阁诸臣中脱颖而出以高票当选首相只等刘子秋的任命

虽然刘子秋的任命只是象征性的但他在大汉朝野上下的心目中依然是至高无上的君王洠в兴�娜蚊�槿魏谓峁�疾荒芪�煜氯怂�邮�

只是一些当年追随刘子秋打天下的老人对一些陈年旧事仍记忆犹新纷纷进宫拜见刘子秋劝谕道:“陛下知人知面不知心切不可将朝政委于李世民”

第107章 出路

刘子秋摆了摆手,道:“既然是经过两级代表大会选出的结果,那便无须更改。”

这些,通过科举考试,也陆续有一些优秀的年轻人进入内阁任职。在这些年轻人当中,长孙无忌、李世民、杜如晦等人更是佼佼者。刘子秋一起致力于改造内阁的年龄结构,这些优秀年轻人的出现,为他实现自己的计划提供了契机。不过,在提名大学士候选人的时候,刘子秋也有过犹豫,毕竟他对李世民同样有些不信任。但是,李世民这些年的表现中规中矩,处理内阁事务也无懈可击,更没有证据表明他会造反。凡事以证据来论,没有证据不可定罪,这是刘子秋自己设定的规矩,他自然没有理由去破坏。

为了表明自己处事公平公正,刘子秋最终还是把李世民列入了候选人名单。在真实的历史当中,李世民可是一代明君的象征,这样的优秀人才,没有理由不进入候选人的行列。不过,在刘子秋看来,这些年轻人当中最优秀的当属长孙无忌,所以他并不担心李世民会当选内阁首相。

自从高秀儿出手救活高士廉之后,长孙无忌兄妹和刘子秋的关系大大缓和,长孙无垢也消除了对刘子秋的误会。当然,这对兄妹对李世民的意见却是越来越大了,尤其是对他的人品甚有看法。如果由长孙无忌担任内阁首相,一切自然在可控范围之内。

谁知道,最终还是出了意外。在选举之前,长孙无忌忽然放弃了竞选首相一职。

长孙无忌是个正人君子,当年因为和李世民的姻亲关系,不得已陪着李世民去了一趟江南,心里已经愧疚万分了。后来,刘子秋不仅赦免了他的死罪,还让他进入天下中枢,这份以德报怨的厚恩,让长孙无忌更加难以自容。几番思量之后,他觉得能当选一名大学士已经出于望外,再不愿争什么首相了,于是在临进场之前,做出了退出选举的决定。

竞争很快在李世民和杜如晦之间展开,他们的表现比其他年轻人又明显高出了一个层次。最终,李世民以一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赢得了满堂喝彩,从而夺下了首相的宝座。

这次意外已经超出了刘子秋的掌控,但他本来就是要削弱皇权,直至把权力交给天下万民。所以,这种情况却也符合他最初的设定。

虽然情况有些失控,但让李世民掌握大权,刘子秋并不十分担心。来自后世的他明白一个道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设立内阁的目的只是处理朝廷的日常事务,把刘子秋自己解放出来,而调动军队,却必须经过刘子秋的同意。这支强大的军队可以说是由刘子秋一手缔造起来的,在军队当中,没有人比他更有威望。这种威望,可不是单凭首相的一纸命令就可以代替的。而且,刘子秋一直在给他的将士们灌输一个理念。他们是国家的军队,是为了整个大汉王朝而战,而不是某一个人的私军,不是为某一个人而战,哪怕这个人是大汉皇帝,是他刘子秋也不行。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军队不为个人所用。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制度。按照大汉军规,即便是李靖这样的大将军,一次最多也只能调动三千兵马。皇宫护卫如云,要是有人真想造反,这三千兵马连宫门都打不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