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页)

。而此铁路一旦修到了海参威;无疑就大大增强了俄国在远东的实力。问题是作为乡间病夫的中国;你让俄国狼得了好处;其他的恶狼怎么办?它们能容忍吗?那不又要来一番鸡飞狗跳了吗?所以在当时就必须严格保密;任何场合都只能说没有此事。 但是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各国间谍是无孔不入的。

而且;俄国人到东北去勘测铁路路基;这总是瞒不过去的事实;于是《密约》之事就更为敏感。 《中俄密约》几十年间被炒得沸沸扬扬;外界说什么的都有;上海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甚至还刊出伪造的《中俄密约》以推波助澜;事情就弄得更加扑朔迷离;清廷就面临了更大的压力。其真实的情况直到几十年后;清王朝和沙皇俄国政府都被推翻之后;两国政府从前朝政府的档案卷宗里;才发现了真正的《密约》原件;并将之公布于众(由中国代表团在华盛顿国际会议上宣读。1966年;台湾影印了密约的中文本);事情才算大白于天下。

且说这份《密约》的当事人之一李鸿章;当初欧美之行后回到天津;总以为自己还是做成了一件好事的。他对来访的黄遵宪不无得意地说:“(此约可保)二十年无事;总可得也。”而事实上不要说二十年;就连二年无事也没有保住。在瓜分中国的利益面前;东西方恶狼们完全撕下了“民主”、“文明”和“友好”的遮羞布;在中国沿海你撕我抢中国几个至关重要的港口和富庶的三角洲;竟沦为恶狼们的战利品! 如今人们只要回顾一下这份《密约》签署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细节;就会明白;李鸿章当初面临的是一群何等卑鄙下流的恶狼!

1979年;中国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了俄国财政大臣维特伯爵的回忆录(节译);这个维特;就是当年李鸿章的谈判对手;也是签订《密约》的主要当事人之一。他的回忆录在他去世后才发表;其中自是有些他在世时不便说出的内容。他在回忆录中写道:“那时登位不久的尼古拉皇帝;正急欲在远东扩张俄国的势力被一种夺取远东土地的贪欲迷住了心窍。”他在书中承认“李鸿章是十分率直而且认真的”;“以李鸿章的智力和常识来判断;他要算这些人(指维特一生所接触到的政治家)中很卓越的一个。”当维特在谈判中提出由俄国通过满洲造铁路时;“李鸿章立即表示了反对”;但维特始终抓住了李鸿章想要“联俄抗日”的心理;他知道李鸿章此行有这个使命;就转弯抹角地在修路的问题上做文章;并以此来要挟。接着俄皇尼古拉亲自出来秘密接见;当面允以联手抗日的许诺。

在这种情况下;李鸿章经与国内总理衙门密码电报反复联络;方才达成了签约的框架。但在正式签约的那一天;俄皇的狐狸尾巴又露出来了。 由俄国外交大臣起草的中俄密约条文的第一款;原文规定中俄军事同盟要对付“日本或与日本同盟之国”;也就是说;一旦日本或是与日本同盟之国侵犯中国时;俄国有责任出兵干涉。这个文本双方都同意了;只待签字时;维特又看出了问题。他认为这样写会使俄国承担不必要的风险;于是建议删去“或与日本同盟之国”这几个字。沙皇当然完全同意。 到条约签字那一天;双方代表已经坐到签字桌旁时;维特突然发现正式文本上这几个字仍然没有被删掉。他大吃一惊;立刻将主持仪式的外交大臣洛巴诺夫叫到一旁;小声地告诉他这件事。维特写道: 他却一点也不惊惶。他看了看表;那时是十二点一刻。

第20节 大清帝国的超级使节(2)

他轻敲了几下;招呼侍役;然后转向会场道:“时候已经过正午了;我们去吃午餐吧;然后我们再在协定上签字。” 我们于是都去进午餐。只有两个秘书在我们进午餐的时候;又将文件誊录了一遍;并作了必要的改正。午餐前已经传阅过的两份文件;被悄悄地用两份新的抄本换掉了。在这两份新的抄本上;正式由一方李鸿章、另一方洛巴诺夫和我签了字。 (转引自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李鸿章历聘欧美记》钟叔河的序言) 这是当事人的自白书;明白地说明了密约之“包”是如何被调换的。这群当时就玩弄欺骗手段的恶狼;事后能指望他们什么呢?遇上这样一群人面禽兽;李鸿章除了徒呼“上当”;又能怎么样呢?

结果;俄国人的中东铁路在东北修筑起来了;铁路两旁由俄国军事占领的“特别区”也划出来了;而俄国对中国的保护却始终未见动静。很快;德国人一反会见李鸿章时的热情;转过头来向中国强索胶州湾(青岛);不给就要武力强占。李鸿章在北京两次去找俄国公使求救;要求俄国履行《中俄密约》中的协定;然而;俄国人不仅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