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1/4页)

度氪筇�っ胖�凇K婧螅�尤莶黄鹊睾团峒夷概�黄鹣蚯白呷ァ�

星期天,张逸仙准时去铁路公园,可是一直等到中午也未见人影,他颇感失望。后来,张逸仙又投了一封信,结果依然石沉大海。

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张逸仙感到苏联国内一定是全民动员,远东地区苏军也会加派兵力,正是自己大显身手之际,于是决定偷越国境,去找苏军情报部门。

7月,张逸仙腰藏“金票”、“满洲币”,背了一个小包袱,乘车来到佳木斯,然后换乘汽车向国境线饶河进发。准备从乌苏里江过境,直奔苏联国境小镇比金。

张逸仙因没有“国境通行证”,只好晓行夜出,在挠力河一带躲躲藏藏。

一天,张逸仙来到了距饶河只有40公里的布开山。又饥又渴的他,看到前面不远的山石缝里流淌着一股清泉,便立刻上前,用手捧起泉水大口喝了起来。突然,从草丛中钻出两个人,不由分说将他摁倒,然后扭起就走。

在一片小树林里,七八个穿便衣拿枪的人站在那里。张逸仙暗想:糟糕,看样子,这伙人不是“谋略队”就是日本人的“侦察班”,无伦如何也不能承认自己有越境的企图。

“说,干什么的!”扭住他胳膊的一个粗声大气的小伙子喝道。

张逸仙装作痛苦的样子说道:“我去饶河看朋友,迷了路。我可是个良民!”

“良民,什么良民?”另一个像是头领模样的人掏出驳壳枪,“肯定是日本人的探子,告诉你,不说实话就毙了你。”

这样一来,张逸仙倒不害怕了,这些人看来是抗联的人。于是,微笑着问:“同志,你们是抗联的人吧?哪部分的?”

这些人一下愣在那里,过了一会儿,那个拿驳壳枪的人又说:“你别管我们是哪部分的,我只想问你是干什么的?”

张逸仙刚想开口,又一想,这伙人不明真假,还是等等再说。于是,他慢吞吞地说:“我是宝清的教书先生,常给抗联送吃的。”

大概那些人也觉得张逸仙没说实话,便将他绑在一棵树上,几个人坐在地上埋锅造饭。

“我说你们小心点,做饭的炊烟别让鬼子发现。”随着话音,一个身材魁梧的人,腰里别着一支苏式左轮手枪,提着一只山鸡走了过来。

张逸仙见到此人一愣,好面熟,想起来了,1933年12月,张逸仙曾受命掩护黄振先等人去苏联学习。那批人员中有个中共满洲省送过来的叫王福俊的共产党员,就是眼前这人。

“王福俊!”张逸仙大声喊道。

那人愣了一下,几步走过来,“你在叫我吗?”

“当然是叫你,王福俊,你不认识我了?”张逸仙由于高兴,有些语无伦次了。

做饭那几个人笑了起来。其中那个粗声大气的小伙子说:“你这家伙,死到临头还套近乎,什么王福俊,他叫于保合!”

于保合摆了摆手,制止大家的吵闹,说道:“你们吵什么?我刚参加革命时还真叫过王福俊。”他端详了一阵张逸仙,“可我确实记不起是在什么地方认识你的。”

张逸仙激动地说:“你忘了,1933年12月,在偏脸子望火楼上坎小公园内,皮鞋王说让你跟黄振先去苏联,暗号还是我告诉你的。”

于保合好像想了起来,“你是跟杨奠坤在一起的那个人,当时你说从绥芬河过境,见到苏联边防军就说——”

“米哈依尔!”张逸仙脱口而出。

“对,米哈依尔。”于保会笑了起来,“没错,你是自己人。”说完,动手给他松绑。

大家纷纷围拢过来。于保合指着拿驳壳枪那人对张逸仙说:“这是我们的抗联二路军二支队长王效明同志。”然后,又对王效明说:“这位同志是国际情报组织的老同志,绝对可以信赖,不会有假。”

王效明热情地同张逸仙握了握手,“对不起,老同志,让你受委屈了。”

张逸仙善意地笑了。他万没想到,在长时间和组织失去联系之后,还能见到这么多的同志。

于保合向张逸仙介绍了一下自己的情况。从苏联学习回来后,便参加了东北抗日联军。由于日寇的残酷“讨伐”,抗联伤亡惨重,余部只好退入苏联远东境内。他是学无线电的,便负责二路军二支队的电台工作。今年5月份,他和支队长王效明等人从苏联越境回到小佳河一带,准备在依兰方向开展活动。

张逸仙也把失去组织的事和他们说了,并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