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 (第1/4页)

可是期待中的事情根本没有发生,观察林昭后来的轨迹,不仅没有得到惩罚,反而是得到了重用。

这一点让赵颢难受了许久,也让他的妹子难受了许久,在母后高滔滔面前打抱不平,反而被呵斥一番。宝安公主毕竟只是个少女,哪里知道这之间的险恶,所以一直耿耿于怀。看着林昭远去的背影,心里不禁想着,什么时候一定要给他点颜色看看

林昭并不知道,进一趟皇宫,又被人惦记上了。

宝安公主只是个小丫头,不足为虑,但是有些人就需要特别注意了。

关于林昭进宫,接受诏令出使青唐国这一系列的事情,吕惠卿已经听到了风声。

不管怎么说,他现在是后备的翰林学士,接近中书,大大小小的事情先一步知道肯定是可以的。

林昭竟然要出使吐蕃,尤其是官家与之相谈甚欢,态度和蔼,没有半点怒意的消息传出,吕惠卿心中大为震惊。

官家明明很震怒啊,可是从今曰的情况看,林昭哪里失宠了?怎么会这样?吕惠卿瞬间有种强烈的挫败感,精心谋划了半天,暗里地推波助澜,还搭上了自己的名誉受损,到头来却是空欢喜一场?

吕惠卿想不通,以至于有些失魂落魄,回到家中向三弟吕和卿言明今曰情况。

一个人的猜疑随即变成了两个人的不解,皇帝的举动确实让人看不懂,如果说林昭没有失宠,那么报仇的计划势必又会受到影响,这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结果!

吕和卿道:“大兄,事情若当真如此,那我们只能另寻它图!”

“你想怎么样?”吕惠卿沉声询问。

“明着的手段不行,那只能暗地里想办法了!”吕和卿再次提及这个话题。

吕惠卿本来对这种所谓的下三滥手段不屑一顾,但是现在情况摆在眼前,让他忍不住也开始有些动心。若是万不得已,只能如此了,什么也阻挡不了他报仇雪恨之心。

“说说”

吕和卿冷笑道:“林昭出使吐蕃,道远且多险途,能否顺利到达也未可知这路上,肯定有许多人,并不想大宋使臣安然到达青唐城”

“这”吕惠卿沉默了许久,才轻轻点头道:“好吧,那你谨慎行事!”(未完待续。)

第二〇四章 万众瞩目

七夕曰,汴京城里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由于金明池要举行游园会,所以今曰城门也照常开启,增添几分喜庆气氛。皇帝赵顼之所以要在七夕搞这么盛大的活动,除了所谓的君民同乐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庆祝上半年青苗法的成效。

从中午开始,出城前往金明池观景的百姓就络绎不绝,道路开始有些拥堵。开封府无奈之下,派出了数百差役上街维持秩序。这才只是个开始,当晌午时分,皇室成员出城的时候,更有禁军出动戒严,全程护送。

前去围观的百姓虽然多,但是能进入金明池范围内的却并不多,毕竟人数有限。加之又有诸多皇室成员与达官贵人参加,安全问题也着实恼火。所以能够进入之人还是有所选择的,主要还是以官员和贵族为主,以及一些士子名流,百姓则是有选择地进入一部分。

金明池的四周更是有大量的禁军,以及众多的暗哨来往于各处,维持治安。林昭傍晚的时候,就带着沐思虹出门了。有钱塘县男的爵位在,加之又是前钱塘县令,林公子进入金明池范围自然不会受到丝毫阻拦。

林昭一路上为沐思虹指指点点:“这里曾经是水军练兵的地方,后来才改成已皇家园林,三四月的时候,景色那才叫一个美,明年一定带你来看看!”

“看得出来,金明池的景色果然美,看满池的荷叶,还有那些初秋的荷花”此处景色颇有江南风光的意味,加之皇家园林的恢弘气势,沐思虹只得觉很是新奇与震撼。

林昭笑道:“那边是琼林苑,官家每年都会在那里宴请新科进士,那是大宋朝读书人最大的荣耀,可惜我没机会参加!”

“林郎比他们强得多,也更有资格坐在那里!”沐思虹对夫君的才学有绝对的认可!

林昭嘿嘿一笑,带着沐思虹穿梭在人群之中,四处欣赏美丽景致。

一艘艘画舫游船荡漾在湖面上,其中有不少都是皇室贵胄的座船,更显得格外的雍容华贵。

因为官家在临水殿赐宴的缘故,沐思虹肯定是无法前往的,加之会面一些朋友,有女眷在场似乎不是那么合适。在陪伴了沐思虹一段时间之后,林昭不得不先行离开,临走时嘱咐了于玄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