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部分 (第1/4页)

柴敏言一看到林昭,心中积蓄已久的担忧与挂念全部爆出出来,如同洪水决堤一般,顿时泪如雨下。

曹氏迈着沉重的步伐,向前走去,地上的李翰忍不住道:“太皇太后,刑场之地,过于阴寒,臣以为你还是不要涉足,以免冲撞太皇太后的福禄!”

“用你来教我怎做吗?”太后自称哀家那是戏曲影视剧中的说法,实际上根本不存在。

太皇太后这么质问一个人,而且很生气的样子,李翰顿时战战兢兢的,在一旁战战兢兢,一动不动

曹氏根本不看他们,直接走上了刑台,为了“儿子”,再阴森寒冷的地方,她都会义无反顾。

“今曰这是做什么?汴京的大街上杀人?”

汪东鉴道:“回太皇太后,是因为林昭通敌叛国,触犯死罪,官家下旨在此处斩的。”

抬出皇帝来压太皇太后,靠谱吗?铁了心的老奶奶怎么会怕孙子呢?

“是吗?通敌叛国?果然如此吗?”曹氏沉声质问。

曹建躬身道:“太皇太后,似乎有人有证据,证明林昭清白,可是这两人一意孤行要草菅人命!”

那边折文芯虽然知道太皇太后如何会突然出现,却很清楚这是个难得的好机会,当即扑上去跪地道:“回太皇太后,林昭着实是冤枉的。那两千匹战马并非种家所有,而是我们折家小女代兄长府州刺史折克行向朝廷自首”

府州折家?出身将门的曹氏自然是知道的,她也很意外,折家怎么会参与进来?

不过有人出面帮忙营救林昭自然是好的。再看折文芯那炙热的眼神时常瞟向林昭,关心与爱恋很是明显。看来儿子的红颜知己不少啊!曹氏又瞧见一身嫁衣的孟若颖,忍不住轻轻一笑。

“是吗?那就是说此事另有隐情喽?”曹氏佯作询问,不悦道:“那你们还这般轻举妄动,当真是要草菅人命?”

李翰沉声道:“非也,我等以为是他沆瀣一气,私下窜通何况,官家下旨了,今曰午时问斩的,我们也是奉旨行事!”

“亏你还说出口?”曹氏勃然大怒道:“官家秉承祖、父遗风,仁慈宽厚,定是你们这些人矫诏妄为!亏你们还是御史台和刑部的官员,先贤的教导都忘光了?旁的不说,龙图阁学士包拯去世不过数年,他细心公正办案的作风可是仁宗皇帝亲口称赞,让百官学习的,你们都当做耳旁风了吗?”

你们拿现在的小皇帝做挡箭牌,人家直接抬出仁宗皇帝,还有理有据。即便是皇帝赵顼亲自再次,也不敢随口反驳。

李翰与汪东鉴哑口无言,远处的吕惠卿更是一头雾水,太皇太后怎么会出来为林昭说话呢?还是亲自到场,他的面子就这么大吗?

看得出来,今曰林昭肯定是死不了了。为什么每次都是差这么一点点呢?再一次报仇无望,让吕惠卿格外恼怒。只是太皇太后都出面了,他们根本插不上手。

“怎么会这样?”吕惠卿有气无力,心力交瘁,失望到了极点。

王雱也是怅然若失,连声叹气,看着曹氏身边的赵福康和柴敏言,说道:“应该是柴敏言求情的,她治好了大长公主的病,太皇太后这是还她一个人情”

他们并不知道,就在刚刚,柴敏言又治好了曹国舅的沉疴重疾,起死回生。而实际上,柴敏言只是见了曹国舅一面,甚至话都不曾多说,她本人这会也是一头雾水

不过赵福康嘱咐她了,太皇太后会出面,让她不要多问,不要随便说话。有这个就足够了,只要能营救林昭,怎么样都行

“现在该怎么办?”曹氏冷冷质问战战兢兢的汪东鉴与李翰。

“臣等也不知晓!”李翰壮着胆子回答道:“不过折文芯所言乃一面之词,御史台和刑部的审理证据确凿,宰相和官家都批复了,所以”

“所以怎么样?”曹氏沉声道:“既然有问题,有疑惑,就该理清楚,岂可如此草率?至少也该重新审理!”

后宫不得干政,这话在大宋朝是说不通的。仁宗早年,章献刘太后掌控朝政多年,在原本的历史上,宋哲宗即位之后,太皇太后高滔滔也辅政多年。是以,曹氏的话相当有分量,让他们十分忌惮。

饶是如此,李翰依旧道:“如果只是她一面之词,恐怕除非有更多新的证据!”

“证据我们有!”两个衣衫褴褛,如同乞丐的男子扑了上来。

“你们是何人?”曹氏沉声询问。

“大顺城守将景思立、刘昌祚参见太皇太后!”

“你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