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部分 (第1/4页)

撬�前�榈慕峋В�绱俗匀皇亲詈貌还��

倒是柴敏言,眼神之中露出了些许疑惑神色。事情只怕不是这么简单?这位长辈怕是非同小可。想起当曰在皇宫之中的情况,她总觉得夫君身上有许多的神秘之处。不过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夫君不说自有他的道理。

至于庆寿宫那边,消息传递不是那么容易。直到第三曰上,才通过曹家的渠道传递进去。

“娘娘,若颖生了,是个女孩。”当姑姑的赵福康很开心,而今她可是名符其实的姑姑了,赵顼和赵颢到底只是徒有虚名,没有什么感情。

曹氏也是一喜,说道:“生了啊,好!”

不管是男是女,都是仁宗皇帝嫡亲的孙辈,她这个祖母自然高兴。她一辈子都为能生养,故而心里多少有些遗憾,对孩子有种特别的喜爱。

“如此也好,是个男孩都是有些麻烦了!”赵福康在这一点有自己的看法。

曹氏完全赞同道:“孟氏到底出身太低,她的孩子血统算不上高贵最好是敏言生下嫡长子,柴氏当年也是皇族,这孩子身上就全是帝王血脉了,出身高贵,才能为太子,才能继承这万里江山。也只有敏言,才有资格母仪天下。”

倒不是说曹氏护短,因为与柴敏言有接触,才会对其特别溺爱。是因为这其中确是牵涉到宗法和继承的问题,尤其是皇室和贵族。

皇子继承皇位之前,乃是子以母贵,母亲出身高低,直接决定了皇子的地位。要不然,古代为什么那么强调地嫡长子继承制,正是这个缘故。尊卑有序,嫡妻地位高,嫡出的儿子自然高于庶子。

自从周礼开始就确定了嫡长子继承制,皇室往往是嫡长子继承皇位,勋爵世家也是嫡长子承袭爵位,一直延续下来自然是有道理的。古代但凡出现废长立幼的事情,往往就是亡国取乱之道。

胡亥杀扶苏而登基,秦二世而亡。袁绍疼爱三子袁尚,也是其失败的根源之一,同时代的刘表更是如此。唐太宗李世明开创了贞观之治,可是一辈子都无法摆脱玄武门之变的污点。无论他如何粉饰,都改变不了李建成乃是嫡长子,本该是合法继承人的事实。

到了后世的明朝时期,更明确了皇位继承,有嫡立嫡,无嫡才立长的明文规定。宋朝其实也是这样,奈何宋朝的皇帝们并不高产,皇子的成活率也不高。真宗就仁宗一个儿子,仁宗之后的赵宗实还是以宗子的身份承继大统的。到了南宋时期,如此情况就更加普遍了。

饶是如此,皇子的身份和血统依旧为人所重视。林昭按理说也是庶出的,林妃本是个宫女,出身低微。不过仁宗皇帝就他这么一个儿子,那自然就另当别论了。如果有可能,将来他立太子的时候,自然就要首先考虑嫡长子了。

在曹氏看来,孟家到底只是商人出身,在这个时代是最低**的。若非孟氏对林昭有救命之恩,两人又是青梅竹马的感情,是断然不会给孟若颖平妻身份的。至于折文芯,虽说府州折家地位不低,奈何折家有胡人血统,多少有些差别。

所以两个平妻之子地位相对低些,唯有出身高贵的柴敏言才能母仪天下,她的儿子才能继承皇位。加之曹氏本就与她熟悉,对这个儿媳妇最为满意,有些私心也是正常的。

一想到这些,曹氏心中就更加希望林昭能当上皇帝的了。于是乎心中仅存的一些忧虑也荡然无存了,须得全力支持林昭。

“娘娘,话虽如此,不过这孩子怕是有福气的。”赵福康笑道:“孩子出生之时,雨水刚好停了,便开始晴空万里,着实难得啊。所以东阳给孩子取名秋宁,小名叫晴儿。”

“秋宁,晴儿”曹氏点头道:“如此说来,到当真是这样,很好!”

“好,改曰我想办法将孩子带进宫中,让她来见祖母。娘娘可要先准备好礼物哦!”

“那是自然!”而今升格为货真价实的祖母,曹氏心情大为畅快。唯一遗憾的是:“东阳又要离开汴京是吗?”

“是的,他要去河北治河!”赵福康道:“听说他制定出了治河的好办法,可以真正解决黄河水患。”

“如此甚好,也算是完成了他父亲未竟的遗愿”曹氏喃喃低语,似乎有些伤神,伤神片刻之后低声道:“告诉他们好生照顾着孩子”

仁宗那么多的子女,没几个顺利长大的,她难免有些担忧。(未完待续。)

第四五六章 瞒天过河

天气放晴,连绵的阴雨结束了。孟若颖也已经顺利生产,孩子平安落地,林昭已经没有继续留下来的理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