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部分 (第1/4页)

草原上无力之间的对决或许更普遍,但是与中原人作战,就必须要小心了。

什么《孙子兵法》,上兵伐谋,可是最为津津乐道的!

小心归小心,青宜结鬼章相信,木征也知道这些,可是依旧未能避过。自己现在也很重视,就一定能够避过吗?

一想到这些,青宜结鬼章只觉得压力巨大!

不过压力再大,也得撑着,机会总是有的。未战便有惧意,这是兵家大忌,勇敢的吐蕃武士不会这样。反而因此谨慎了许多,避免骄纵大意,仔细说起来似乎还是好事。

“将军可有对策?”这已经是木征第二次问起,毕竟从现在开始,对宋军的一切作战都是由河湟主导。青宜结鬼章才是主帅,自己注定了只能是个配角。出于自己尴尬身份的考虑,轻易诶都听从鬼章安排比较好,只是他不知他到底准备怎么办呢?

青宜结鬼章淡淡一笑,说道:“有些想法,还请木征首领帮忙指正,拾遗补缺!”

“好,愿闻其详!”木征也当真想要看看,赞普叔叔最为器重的年轻将领到底有什么非凡之处。

“先看看眼下的局势!”青宜结鬼章道:“宋军主帅王韶虽然走了,但是王韶麾下善战的将领们都还在,宋军的实力也都还在。尤其是现在的主帅林昭,想必你已经领教过他的能耐了吧?此人我是见过的,虽然年轻,但是能力和谋略绝对不可小觑。而他也正是我们接下来最难对付的敌人。

其二便是敌我优劣,我们吐蕃人擅长野战、山地作战,但是却不善于攻城,而汉人却精于守城。作战之中,必须要考虑扬长避短。之前林昭征战踏白城,王韶坐镇熙州,看似没做什么,可实际上却是运筹帷幄。而且还做了一件大事,他经略熙河,处心积虑多时,拉拢降服了不少羌人,还有我们的吐蕃人的部族,他们一个个的确实弱小,但是联合起来,就是一股很强大的力量,不可小觑。”

“是,确实如此!”木征很满意,至少青宜结鬼章对前线的情况是了如指掌。有了准备,才有大胜仗的可能。

青宜结鬼章续道:“既然如此,我们就只能采取针对策略了。首先一个便是时间,王韶不在,林昭到底年轻,一人顾全如此大局,多少会有疏忽。若是王韶回来,他们二人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我们就更难得手了。所以必须尽快出手,而且是一战决胜负,定生死!

你我联合,实力虽然壮大不少,但与宋军相比仍旧薄弱。所以必须还要加强自身实力,得寻找一些盟友!”

“盟友?”木征问道:“西夏人?”

“不错,上下西夏被的宋朝打的那么惨,肯定想要报复。何况,唇亡齿寒,河湟有失,对西夏而言会是巨大的灾难,想必梁太后和梁乙埋会有考虑的。”青宜结鬼章道:“临走的时候,我已经奏报赞普派使臣去西夏了。还有一个便是诸羌部落,你是角厮罗赞普的孙子,在河州威望甚高,想必能够胜任此事!”

“好,木征一定尽力而为!”这时候,自然不能有推辞。

“好,接下来便是最重要的事情!”青宜结鬼章道:“我军擅野战,宋军善守,若是我们去攻城拔寨,结果可想而知。想要取胜,只能诱使宋军出城,半路伏击!”(未完待续。)

第五六二章 将计就计

上兵伐谋!

青宜结鬼章早就开始收集情报,做出分析了,若是没有准备,他作为前军主帅,该怎么打仗?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汉人兵法说的确实有道理。

青宜结鬼章下了一番功夫,针对姓的思索应对之策。木征听到之后连连点头,现在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叔叔董毡会格外器重这样一个年轻人,将吐蕃大军和河湟命运交付于他。

“诱敌出城,半途伏击!”木征品味着这句话,十分赞同。

“没错!我们根本没有攻城拔寨的经验和能耐,在这方面根本不是宋朝人的对手,何必自讨苦吃呢?”青宜结鬼章道:“想要取胜,只能在城外野战,唯有如此,才能发挥我吐蕃骑兵优势,扬长避短。”

这点自信,木征完全是有的。他一直在想,如果上次不是被宋军合围,袭击侧翼,而是正面拼杀,河州大军绝对不会一败涂地。

“那将军打算如何诱使宋军出城呢?”木征轻声询问,怕的就是宋军不出城。他余下的兵力虽然不多,但是暗中偷袭完全可以。但是宋军一直没有给他机会,故而只能龟缩在山林之中。

“很简单,攻其必救之处!”

“哪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