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部分 (第1/4页)

“什么怎么回事?很显然是宋军背信弃义啊!”作为和谈最初的引导媒介,阿里骨心中也不是滋味。外面虽然已经火烧眉毛,但是有些责任还是必须要撇清的。

“苏楠当峥不是镇守龛谷吗?怎么会轻易让宋军突破防线,并且这一快出现在青唐城?你能给出个合理的解释吗?”蔺逋比咄咄逼人,他心中却是有怀疑阿里骨与宋人勾结的可能。当然了,更多的则是泼脏水。

青宜结鬼章轻轻摇头,龛谷?宋军能出现在这里,代表龛谷早已经灰飞烟灭了。至于那一万守军,应该也永远

“还有脸说?你可是宋军打出的旗号是什么?说我们吐蕃背信弃义啊?”阿里骨冷冷道:“宋军有口实啊,你知道是什么吗?是因为桑吉次仁追杀宋军,结果被人家发现,并且打的落花流水我弟弟是统帅不假,可篓子是谁捅出来的?可怜苏楠当峥还年轻,到现在为止却音讯全无,生死未卜,该怎么说?到底是谁的不对?”

阿里骨一连串的反问,顿时呛的蔺逋比无话可说。事实似乎确实如此。事情远比自己想想的要复杂,袭击宋军的那个决定着实是太草率了!蔺逋比后悔不已,奈何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因为自己的任姓轻率的举动,造成了这样可怕的后果。

一时间,阿里骨似乎占了上风,见蔺逋比不言语,大有咄咄逼人的态势。

董毡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谁的错误已经不重要了,宋军已经兵临城下,正是需要团结一心的时候,兄弟两人还要你真我多,喋喋不休!

“够了!”董毡一句话,立即镇住了场面。他实在有些看不下去了,这个局面必须要管管了。

“蔺逋比你自作主张让桑吉次仁偷袭宋军?你蠢不蠢啊?怎么会上这样的当呢?”董毡骂了两句,片刻之后又道:“宋军有心攻取河湟,根本就没有打算与我们和谈,之前的那些做法完全是为了蒙蔽我们,现在他们原形毕露了。他们出兵需要的只是一个借口,一个自欺欺人的借口,就算桑吉次仁不去,他们也会炮制出来一个合适的借口。”

所以事到如今,谁也不要责怪谁了。苏楠当峥和桑吉次仁之间到底是怎么回事?晚些时候再调查吧!当务之急是整合兵力,好好抵御宋军的进攻。

“鬼章,怎么样?青唐城的防御还算是”董毡觉得,现在最能倚靠的反而是一个外人

“宋军前锋已经在三十里之外了,很快就能到达青唐城。至于城防,目前确坚实。只是能够是否能够抵挡宋军的进攻,能够支撑多久,这一点没有完全的把握!”

青宜结鬼章都说没有把握,青唐城完全处在一种剧烈的恐惧中,整个青唐城可以说是岌岌可危。

至于应对之策,吐蕃臣子的反应五花八门。

其中有人见状,急忙道:“赞普,若是实在受不住了,不若我们退守励精城可否?”

”(未完待续。)

第五八四章 坚守青唐城

厉精城,又名临谷城,河湟谷地的另外一座大城池,位于青唐城以西,距离青/海湖不远。

当年角厮罗立足河湟之后,曾做了一件大事。他将青唐城、厉精城、青/海湖、高昌连为一线,开辟了一条道路。而青唐城经过河州,或者东北方向的兰/州,与中原之地相联系,形成一条商路。

从而使得,中原和西域之间再次有了联系,因为战乱而中断的丝绸之路重新畅通。

也正是因此,河湟吐蕃得东西交流之便,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座中转站,从而兴旺繁华。当然了,也正是因此,动摇了西夏在丝绸之路贸易中的地位,使得两国多有征战。

厉精城的地位也越发的重要,除了向西北,前往高昌的丝绸之路。往南,则是震慑和控制了许多吐蕃部族。成为青唐城之外,一座举足轻重的城池。

早年间,角厮罗与李立遵之间矛盾重重,备受宠爱的乔夫人和幼子董毡就居住在厉精城。城中军民有六七万人,繁荣强大,无人敢侵犯。从而对河湟西部的吐蕃部族,以及丝绸之路牢牢控制。

角厮罗之所以能够战胜李立遵,与此也是有关联的。从地位、重要姓,以及与董毡的关系而言,厉精城在吐蕃有些陪都的意味,在青唐城遭遇危险的时候,赞普往往移步驻跸厉精城,统领全局,似乎也顺理成章。

吐蕃大臣提议转移到厉精城也是有道理的,毕竟宋军的兵锋已经到达青唐城附近,十分危险。

相对来说,往西的厉精城更安全一些。赞普和王子身份尊贵,岂可轻易身处险地?

这种状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