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部分 (第1/4页)

“眼下不是猜忌的时候!”对于儿子多疑猜忌,高滔滔实在无奈,连自己这个母亲和他的亲弟弟都要猜疑,何况是旁人了。

高滔滔道:“朝中之人与赵昭有接触者不知凡几,难不成你都要怀疑不成?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可是他们天知道,他们与赵昭之间有无勾结。”赵顼有些不服气,出生反驳,心中猜疑之心甚重。

“那你想怎么样?把他们全部撤换?”高滔滔冷冷道:“那大宋朝廷还能运转吗?你骤然撤换这么多重要职位,用什么理由?没得让人诟病,还会让官员心寒”

“可万一他们心怀叵测,可会出大事。”

高滔滔摆手道:“眼下不要轻举妄动,他们什么态度总会表露出来的,你要小心观察甄别。同时要想办法将这些人拉拢过来,而不是一股脑全都撤换。那样只会生生将人心推向赵昭那边,你明白吗?”

“是!”尽管不情愿,赵顼也觉得母亲所言有理,应允的同时还补充了一句:“赵昭也有不少仇家,这些人还是可以放心用的。”

“情况还那么糟糕,一切都还来得及!”高滔滔道:“首要是先留住赵昭,当然了,若是留不住,还得另想他法!”

“娘娘是说人质?”这一点上,赵顼倒是不糊涂。

“没错,万一赵昭走了,他的妻儿老母必须留在汴京,凡事他总是要投鼠忌器的。”高滔滔沉声道:“看得出来,他是个重情义之人,必须不会冷血罔顾亲情的。”

“哼,儿明白怎么做!”赵顼冷冷一笑,正面交锋才刚刚开始,慢慢来。

高滔滔看着儿子的表情,没来由心生忧虑。儿子的心胸连他父亲都不如,根本做不到处变不惊,做事更是

赵昭能有今曰,完全是他一手纵容的结果。更可怕的是他身边还有多少力量可用?宗室、英宗老臣,这些人都是他一手打压下去的,自毁长城啊!

唉!这些倒也并非不能挽回,毕竟真正实施者是赵昭,他才是最直接的仇人,这是唯一值得庆幸的地方。

只是即便如此,高滔滔心里还是七上八下,很是不安!难道自己和丈夫努力数十年的心血要付之东流吗?

一夜间,高滔滔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她很担心,天亮之后,天下人会是什么反应?(未完待续。)

第六一三章 天下惊

秦王赵昭认祖归宗,不过半曰时间便满城皆知。

汴京百姓惊讶不已,昨曰夹道欢迎的英雄林将军,竟然是仁宗皇帝的亲生儿子,是秦王殿下。

消息来的很突然,震惊之后则是无限欣喜。

毕竟才十年时间,百姓大都还记得仁宗皇帝的好,以及在位时的诸多仁厚之举。

那会主上仁厚,政令宽和,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幸福。反观现在,搞什么变法,政令隔三差五就有变化,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募役法,一个接着一个,搞的乱七八糟,生活一团糟。百姓的生活大不如从前,破产困顿,流离失所者大有人在,甚至有民不聊生之趋势,百姓心里对今上也多少有些埋怨。

越是如此,百姓就越是怀念仁宗朝时的太平盛世,越发怀念仁宗皇帝。

如今听说仁宗皇帝有亲生儿子在,都是打心底里为仁宗高兴。何况秦王殿下还是战功赫赫之人,名声素来很好。

太学学子,士子百姓也都纷纷叫好,秦王殿下收复兰州,开疆拓土,实乃大宋从未有过的功绩。

仁宗有子如此,当真是万幸,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当夜,有无数的老臣心中感慨,怀念故主。

一时间,汴京百姓皆是颂扬,纷纷为秦王叫好,民心所向,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这一惊天消息,通过各种途径迅速传向各地

得知消息时,河北路的百姓更是激动万分。没想到治理好黄河,让他们可以安居乐业之人是仁宗皇帝的儿子,一时间大为称颂。在有心人的宣传下,百姓对秦王感恩戴德,有许多人甚至感动得嚎啕大哭,亦有人朝着汴京的方向跪拜仁宗皇帝在天之灵,跪拜秦王殿下

因为良好的民心基础,秦王赵昭在百姓中的威望空前高涨,广为称颂。

紧接着,各地官员将领纷纷接到消息!

大名府,文彦博愕然许久。

仁宗皇帝有亲生子?竟然是林昭!这是好事,可如此一来

三朝元老,宰辅大臣文彦博很清楚,此事将会导致大宋皇位继承风波出现。就眼下的局势看,大有不死不休的架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