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部分 (第1/4页)

司马懿还想自己请命,率领重伤员们坚守下去,争取撤退的时间。却被一名重伤的都伯给抢先了。那都伯对司马懿说道:“将军,我已经受了重伤,就算是被送回了汉昌,也不可能被救治完全,更不可能再上战场。与其让我在家缠绵于病榻之上,不如让我以一个勇士的身份,战死于沙场。将军,算是我求你了”

司马懿两眼含泪,忍痛答应。山上剩下的这四十人中倒有一半以上因为身受重伤,不愿意撤离。而新近增援上来的五十名士兵中,也有二十人出身于被黄权屠灭的那几个村子,希望以死报仇。司马懿向他们拜了几拜,带着明玥白虹等人离开。

等他们刚刚走出一里多路,就听见敌军再次冲上了山头,就听见那都伯大声叫道:“忠烈祠见”司马懿连忙转头,依稀看见那人抱着一名敌军,跳进了山崖断后的死士们纷纷响应,并无一人退缩。等到黄权登上这个山头的时候,山上再没有一名活着的曹军士兵

黄权和卓膺走到那山崖之处,冲着下方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他们两人久久没有说话,深深地被曹军那决死的精神所震慑。黄权也没有下令追击,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士兵就算是追上了那些曹军兵士,也不可能将他们生擒,还要付出惨重的代价。他几乎是略带敬意地宣布厚葬山上曹军战死将士,为他们立了一个大冢,上书“曹军四十八壮士之墓”

半个时辰之后,张翼、陈式派出的信使抵达了此地,他们献上了两将的书信。原来张翼、陈式的进展都颇为顺利,他们顺利击败巴中、巴东太守朴胡、任约,将两地数万名百姓迁移回蜀。而且他们并没有遭遇到曹军的袭击,损失极为薄弱。在收到黄权的命令后,张翼、陈式各带两千士兵,星夜前来救援,如今还有半日路程,就将抵达此地。

黄权所部目前只剩下两千三百余人,而且失去了黄星所部的消息,黄星可能凶多吉少。虽然很没有面子,但是黄权还是耐住性子,等待着张翼、陈式的回合,免得孤军深入,被敌人所乘。

但是黄权并不知道,黄星仍然在奋力坚守着。他黄权等待张翼、陈式大军的时候,司马懿也率部退回了汉昌,接过了指挥权。在神臂弩的协助之下,司马懿亲率部队突击,一举击溃黄星所部。黄星被明玥白虹斩杀,所部一千一百人,只有不到一百人逃了回去。

等到黄权接到溃兵的通报后,他拔出腰刀,将自己面前的茶几砍成了废柴。自己浪费了一个多么好的机会啊,要不然很可能和黄星里应外合击败司马懿的主力部队,最起码也能够救出黄星所部。现在倒有足足一千余人倒在了汉昌城下。

这个时候,黄权再整顿士卒,不过只剩下两千四百人而已,他慨然长叹,自己当初可是率领六千精锐,信心百般地向巴西郡进军,结果现在倒好,不但一个百姓没有掳到,还搭进去三千六百条性命,如果不是自己斩杀杜蒦保存了一丁点脸面,那自己可就真的羞于见人了。

不过黄权并没有丧失信心,随着张翼、陈式的四千大军的到来,他的麾下再次扩编到了六千多人,恢复到以前的状态。黄权准备统帅大军进攻汉昌,拿下此地以征召百姓,押解到底百姓返回蜀地。反正曹军连遭大战,实力折损也很是厉害,司马懿就是再有通天的本事,也不可能凭空画出援军来。

于是黄权指挥大军,径直往汉昌城方向冲去。司马懿果然并无多少办法,现在汉昌城中只剩下六百余名士兵,平均开来,一个城墙上只能有一百五十名士兵,根本没有条件坚守城墙,更不可能守住汉昌。

反正汉昌城中百姓已经撤离妥当,留守汉昌的意义已经不大。司马懿刚想要率军撤退,就接到了黄权的一封书信。他看着书信之后,只能无奈地下令,全军列阵在南门处与敌军一决生死。

原来这信是黄权写的,信中说如果司马懿主动撤退,那他就会下令处死被俘虏的朴胡、任约,并将所俘虏的两万百姓中男的全部杀死,女的充当军ji黄权有着屠村的先科,因此这些话司马懿很以为真,命令全军将士准备出城作战。司马懿还命令士兵在城中尚未破坏完全的粮库、武库等库房中泼洒菜油,随时准备点燃。

六百人说多挺多,说少还真有点少。面对敌军的六千大军,司马懿发现自己又只剩下一个选择,那就是光荣地战死他前不久已经抛下了重伤的队友,选择了离开,可是这回,司马懿发誓要坚守到最后

为了坚定大家抵抗到底的信心,司马懿还命令将全军的探马都收拢起来,将全军战马全部集中,然后以改善生活为由,全部斩杀。

斩杀军马之后,曹军固然受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