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 (第1/4页)

好像是料定了李忠的反应一般,这文士只是淡淡的笑了笑,并没有多说什么。

“想必先生不辞劳苦的在这里等着我,肯定是有事,请但说无妨,只要在下能办到的,绝不推诿”,以一隅以窥全局,李忠觉得此人肯定不简单,索性不如先抛出橄榄枝。

那文士苦笑一声道:“不敢有瞒将军,在下刘晔,字子扬;他叫刘宪,字子令,今年二十,在下本为光武帝之后,但如今却已穷困潦倒,所以想请将军收留”。

“噢”,李忠倒是大吃一惊,这两人合在一起绝对的黄金搭档,一文一武。

先说这刘宪,可能很多的朋友都不太清楚。

《三国演义》第十五回中有描述:

却说刘繇字正礼,东莱牟平人也,亦是汉室宗亲,太尉刘宠之侄,兖州刺史刘岱之弟;旧为扬州刺史,屯于寿春,被袁术赶过江屯,故来曲阿。

当下闻孙策兵至,急聚众将商议。部将张英曰:“某领一军屯于牛渚,纵有百万之兵,亦不能近。”

言未毕,帐下一人高叫曰:“某愿为前部先锋!”众视之,乃东莱黄县人太史慈也。

慈自解了北海之围后,便来见刘繇,繇留于帐下。当日听得孙策来到,愿为前部先锋。

繇曰:“你年尚轻,未可为大将,只在吾左右听命。”太史慈不喜而退。张英领兵至牛渚,积粮十万于邸阁。

孙策引兵到,张英出迎,两军会于牛渚滩上。孙策出马,张英大骂,黄盖便出与张英战。

不数合,忽然张英军中大乱,报说寨中有人放火。张英急回军。孙策引军前来,乘势掩杀。张英弃了牛渚,望深山而逃。

原来那寨后放火的,只是两员健将:一人乃九江寿春人,姓蒋,名钦,字公奕;一人乃九江下蔡人,姓周,名泰,字幼平。

二人皆遭世乱,聚人在洋子江中,劫掠为生;久闻孙策为江东豪杰,能招贤纳士,故特引其党三百余人,前来相投。

策大喜,用为军前校尉。收得牛渚邸阁粮食、军器,并降卒四千余人,遂进兵神亭。却说张英败回见刘繇,繇怒欲斩之。

谋士笮融、薛礼劝免,使屯兵零陵城拒敌。繇自领兵于神亭岭南下营,孙策于岭北下营。

策问土人曰:“近山有汉光武庙否?”土人曰:“有庙在岭上。”策曰:“吾夜梦光武召我相见,当往祈之。”

长史张昭曰:“不可。岭南乃刘繇寨,倘有伏兵,奈何?”策曰:“神人佑我,吾何惧焉!”

遂披挂绰枪上马,引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等共十三骑,出寨上岭,到庙焚香。

请大家记住,这里可是有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等共十三骑陪同孙策前往。

下马参拜已毕,策向前跪祝曰:“若孙策能于江东立业,复兴故父之基,即当重修庙宇,四时祭祀。”

祝毕,出庙上马,回顾众将曰:“吾欲过岭,探看刘繇寨栅。”诸将皆以为不可。策不从,遂同上岭,南望村林。

早有伏路小军飞报刘繇,繇曰:“此必是孙策诱敌之计,不可追之。”

太史慈踊跃曰:“此时不捉孙策,更待何时!”遂不候刘繇将令,竟自披挂上马,绰枪出营,大叫曰:“有胆气者,都跟我来!”

诸将不动。惟有一小将曰:“太史慈真猛将也!吾可助之!”拍马同行。众将皆笑。

厚颜求收藏,求大力收藏!!

第两百二十二章 绝世武将(下)

这里的那员小将便是刘宪。

却说孙策看了半晌,方始回马。正行过岭,只听得岭上叫:“孙策休走!”

策回头视之,见两匹马飞下岭来。策将十三骑一齐摆开。策横枪立马于岭下待之。太史慈高叫曰:“那个是孙策?”策曰:“你是何人?”答曰:“我便是东莱太史慈也,特来捉孙策!”

策笑曰:“只我便是。你两个一齐来并我一个,我不惧你!我若怕你,非孙信符也!”

慈曰:“你便众人都来,我亦不怕!”纵马横枪,直取孙策。策挺枪来迎。两马相交,战五十合,不分胜负。

程普等暗暗称奇。慈见孙策枪法无半点儿渗漏,乃佯输诈败,引孙策赶来。慈却不由旧路上岭,竟转过山背后。

策赶来,大喝曰:“走的不算好汉!”慈心中自付:“这厮有十二从人,我只一个,便活捉了他,也吃众人夺去。再引一程,教这厮没寻处,方好下手。”

于是且战且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