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 (第1/4页)

从2010年项目启动,到2016年底,空军为J-15入了376亿元研究经费,仅基础研究费用就超过210!虽然比起F…35,J…15的研制经费算不了什么,但是对并不富裕的共和国空军来说,这不是一笔小钱。

万幸的是,J…14很多研究成果都能用在J…115上。

除了共和国空军投入巨额研究经费外,参与研制工作的巴基斯坦也投入了数十亿元经费。

按照空军的“远期规划”,J…115服役之后,将在1之内陆续取代J…7、J…8、J…10与Q…5系列战斗机,成为共和国空军的主力中型战斗机。海航也准备用J…15取代J…7、J…8、J…10与Q…5,并且将J…15定为标准航母载机。算上巴基斯坦承诺采购的150,J…15的产量肯定在2200以上。如果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有所收获,J…15的产量不会低于2500,或许能超过3000,成为产量仅次于F…35的第四代战斗机。

只是,最先服役的不是空军型J…15,而是海军舰载型J-15。

“共和国”号航母下水时,让J…10B与J…13B通场飞行,只是给那些受邀参加仪式的外国武官做做样子。只要J…15在

:首飞,就能在2018年中期上舰。此时,“共和国”》服役前的海试工作。

除了战斗机,其他机型的换代工作也已展开。

下一代预警机与加油机地载机都是正在研制地“Y…14电动大型运输机,而Y…14又与上飞的大型干线客机有直接关系。

全电动大型运输机的关键技术是“复合蓄电池整形技术”。

与海军、陆军装备不同,飞机上的空间更加宝贵,对重量的限制更加严格。研制J…14的时候,为了鼓励设计人员尽量减轻重量,空军抛出了“每减轻1千克奖励1个月薪水”的诱饵,结果让J-1空重减轻了足足44千克!

显然,“龙翔电池”不能像装在战舰上那样,随意装在飞机上。

按照上飞提出的设计方案,必须将复合蓄电池整合到飞机的机翼与尾翼中,尽量利用飞机上的“无效空间”,避免侵占机舱内地“有效空间”。为了减轻重量,必须将复合蓄电池与承力结构整合。

因为Y…14属于军用运输机,可以使用“龙翔电池”,所以研制难度稍微低一点。

20166年底,第一架Y…14的原形机(也是唯一地原形机)首飞,在随后的试飞中创出了最大飞行高度12740,最大飞行速度970千米/小时、最小飞行速度210千米/小时,最大载重65,最大载重航程千米、载重2C时航程7500千米、空载航程1C500千米的飞行成绩。

各项数据均达到了空军提出的要求。

与海军面临的问题一样,Y…14想量产,必须解决成本问题。

原形机只制造了一架,就是因为配备的34“龙翔电池”使其造价高达75亿元。别说共和国空军,恐怕连美国空军都无力购买比金子还贵地运机。

复合蓄电池的产量与价格还对民航造成了负面影响。

因为“龙翔电池”地产量一直上不去,所以纪佑国一直没有批准将复合蓄电池(从1级开始,每提高一级储能率提高3600千焦/千克。出能率为28800/千焦/千克的“龙翔电池”为8级复合蓄电池)投放民用市场,用在电动汽车上地为2级复合蓄电池,用在高端民用产品上的为3级复合蓄电池,只有部分外贸军品采用了复合蓄电池。

虽然物理实验中心已经开发出了12级复合蓄电池,但是产量比性能更加重要。

按照上飞地设计方案,在优化气动设计、采用民用标准的情况下,制造航程超过0000千米、载客超过300人、载重超过70的全电动大型干线飞机只需要6级复合蓄电池。问题是,6级复合蓄电池的价格也不便宜。

毋庸置疑,全电动支线客机与干线客机将对航空市场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已经完成设计,正在制造第一架原形机的支线客机就给国际航空制造业与国际航空运输业带来了12级地震。

按照上飞公布的数据,CZZ1型支线客机的吨千米运营费用仅仅只有元。按照、2500千米计算,一趟的飞行成本只有7000元(约和400美元),仅为B…737…800支线客机的35%,A…320…66C0型支线客机的33%。按照150,满座率80%计算,单程票价完全能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