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部分 (第1/4页)

军政府上台后。首先整治官场纪律。大批旧政府官员因为行为不检点丢了乌纱帽、乃至丢了小命。村上贞正更是一个洁身自好地首相。在他地“感化”下。日本政府与军队地风气大为改善。

“我才不信。所有禽兽都变成了君子。”

“那可说不定。”张孝珑笑着摇了摇头。“换个方式。查查这些人地背景。”

陈良云微微皱了下眉头。“你想‘挖墙脚’?”

所谓“挖墙脚”,指的是策反敌人内部持不同政见者或者对当局不满者,与利用对象的性格行为缺陷进行要挟的策反方式相比,“文明”得多,难度也大得多。当初李存勋策反宫本健太郎、以及日本前首相小泽,就属于“挖墙脚”。

“你认为日本是铁打地一块,所有人对军政府都忠心耿耿,没有其他想法?”张孝珑长出了口气,说道,“一亿多人,肯定有几个对当局不满的混入了政府或者军队。就算按照百分之十的比例计算,这一百多人中也有十多个值得我们挖掘。”

陈良云没多罗嗦,输入了几个关键词,由系统自行筛选。

趁此机会,张孝珑点上了香烟。

不多时,筛选结果出现在屏幕上,总共有8个对象合格。没花多少功夫,两人剔除了其中的7个对象,只剩下了1个。

看到结果,张孝珑与陈良云同时感到头大,因为剩下的是“谷树良平”。

“局里是怎么搞到他的资料的?”陈良云显得很惊讶,因为他们也是在几天前才知道日本国家情报厅有一个叫“谷树良平”的高级间谍。

“还用说吗?”张孝珑看了眼搭档,“肯定是审讯有了结果。”

“这么快?”陈良云冷笑了一下,“我以为他能坚持几十天呢。”

“那得看谁出手。”张孝珑抽了两口烟,“你见过老李没有?”

陈良云迟疑了一下,点了点头。“大概十年前在吉隆坡见过一面,印象不是很深。”

“我接受单独培训时,老李是审讯教官。”张孝珑停了下来,似乎在回忆当时的情景。

“怎么样?”陈良云有点不耐烦,以为张孝珑故意钓他的胃口。

“我不正在想吗?”张孝珑笑了笑,说道,“当时正好抓住一个在受过CIA专业培训地东突头目,因为已经收到恐怖袭击警报,所以必须尽快让他开口,才能制止恐怖袭击。我们都认为需要好几天才能让他开口,老潘做好了最坏打算,结果老李现场表演,不到十五分钟就让那个死硬份子老实交代了。”

“这么厉害,用了什么高科技?”陈良云皱起了眉头。

“什么都没用,完全靠一张嘴。”张孝珑笑了笑,说道,“‘1’这个代号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拥有的。”

陈良云愣了一下,说道:“吹牛,我可不信。”

“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亲眼所见。现在我都记得当时的场景,老李一句重话都没说,完全靠‘说服教育’,就攻破了恐怖头目的精神防线。对了,有件事情你无法否定,完全可以证明我说的事。”

“什么事?”陈良云来了兴趣。

“宫本健太郎就是在第四次

争前被老李策反的,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

“不可能,宫本健太郎的能力并不差,老李”

“你不信?这是宫本健太郎亲口说地,有必要骗你吗?另外,东海战争时,老李还策反了日本前首相小泽。”张孝珑抽了两口烟,“要是老潘还在主持大局,恐怕轮不到我们在日本搜集情报了。”

“哎”陈良云叹了口气,“不说这些了,你打算怎么办?”

“策反谷树良平?”张孝珑灭掉烟头,用力搓了下脸,“很难,就算老李亲自出马,把握都不大。”

“也就是说,还是有把握。”

张孝珑点了点头,让陈良云调出谷树良平的全部资料,仔细看了起来。

外交官的儿子,在中国与美国各生活数年。军政府上台后,响应号召,从美国返回日本之前,在日本生活的时间不到5年。所有重要时期都在国外度过,在中国读幼稚园与小学前三年、在美国接受中学与大学教育,非常典型的“香蕉人”。

这些都是对策反工作有利的因素,却不是决定性因素。

谷树良平响应军政府号召,表明他是一个狂热的“爱国份子”;加入国家情报厅,表明他的意志非常坚定;被派往曼谷、朝鲜执行重大任务,表明他的能力非常突出;还受到首相亲自接见,肯定是个“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