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部分 (第1/4页)

当天晚上名刚刚年满16岁的伤者在高雄国力医院不治身亡。

收到消息后,郭铭立即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马上命令高雄县长控制向那名死者开枪的防暴警察,派遣直升机将其接往台北。郭铭此举既有提供政治庇护的意图,也有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的意图,结果却适得其反。

得知“凶手”被“总统”派专机接走后,高雄与台南的绿营支持者立即展开行动。

不得不承认,肯定有人在暗中指示。

9月26日凌晨,高雄与台南发生大规模暴乱,成千上万的绿营支持者冲击了两地地方政府,不计其数的暴徒趁火打劫,抢掠了上千家商店。

天亮后,台中、台东等地也发生了大规模暴动。

郭铭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下令军队入城,镇压暴乱份子,维护社会秩序。

走出这一步,台湾局势已经到了无可

地步。

9月26日当天,美国、日本先后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发生在台湾的暴乱,希望台湾当局能够尽快恢复社会秩序,维护民众安全,保证合法的履行政府职责。

共和国政府也在当天发表声明,谴责故意制造流血事件的“暴乱份子”。

让外界感到意外的是,共和国的态度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强硬。

按照西方新闻媒体的分析,共和国麻烦缠身,不能在台湾问题上表现得过于强硬。因为在9月211日的时候,一支印度军队的巡逻部队在克什米尔南部地区遭到不明身份的武装份子的突然袭击,7名印度军人阵亡、数十人负伤。随后印度政府宣布袭击巡逻部队的是巴基斯坦暗中支持的“克什米尔解放军”,向记者发布消息的时候拿出了相关证据。在要求巴基斯坦停止一切有损两国关系的举措之后,印度总理鲁拉贾帕尼宣布向克什米尔南部地区增派个山地师,在停火线南面加强巡逻力度。巴基斯坦不甘示弱,不但宣布与发生在克什米尔南部地区的袭击完全无关,还宣布向克什米尔北部地区增派个步兵师中1个步兵师进驻斯利纳加(克什米尔首府)。22日,双方在有争议的伯尼哈尔山口发生炮战。

南亚局势骤然:张,共和国有能力同时应付两个方向上的挑战吗?

按照绝大部分人的观点,和国肯定会优先解决南亚问题。2026年“中国-南亚市场共同体”的贸易占到了共和国贸易总额的11%,算上印度,南亚地区已经成为仅次于欧洲与美国的共和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让南亚保持定,对共和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因为共和国外交部在919日宣布和国元首王元庆将在1C月3日到9日之间对南亚5国进行正式访问,而且首先访问印度,所以外界普遍猜测,王元庆将在新德里向印度施加压力,然后在伊斯兰堡稳住巴基斯坦,尽量化解印巴矛盾。

只尼哈尔山口的炮战并没因此停息,反而愈演愈烈。

到26日,印度投入个炮兵营、占领有利位置的巴基斯坦则投入了7个炮兵营,持续5天的炮击总共导致双方300多人伤亡。因为交通极为不便,而且交火地区非常荒凉以炮战造成的财产损失并不严重。

西方媒体由此认为,共和国希望快稳住南亚,为了避免美国制造麻烦,所以在台湾问题上有所保留。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多或少让西方媒体有点意外。

9月27日,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军事重镇拉瓦尔品第、东部前沿城市拉合尔、交通枢纽中心苏库尔先后发生恐怖袭击,6次爆炸总共造成600多人丧生,其中发生在拉合尔吉萨清真寺的爆炸导致包括上百名儿童在内的300多人丧生。

当天傍晚,巴基斯坦政府宣布这一轮恐怖袭击与印度秘密支持的部族分裂势力有关。

局势骤然紧张,巴基斯坦陆军总参谋部在当天晚上命令所有部队进入战备状态,部署在克什米尔地区的8个师全部进入进攻阵地或者防御阵地。

27日印度政府一方面宣布与巴基斯坦的恐怖爆炸案完全无关,一方面命令西北与西部地区的军队进入战备状态。

这一天方在伯尼哈尔山口的炮战变得更加激烈。

巴基斯坦首先出动战机,在巴控区上空投掷炸弹轰炸印军的炮兵阵地。印度随即出动战斗机同样的方式轰炸巴军的炮兵阵地。

虽然炮战还没有演变成地面战斗,但是南亚已经充满了火药味。

新闻媒体对台湾的动荡局势失去了兴趣而更加关心共和国元首会在访问印度与巴基斯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