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部分 (第1/4页)

“所以要尽量利用社团力量,避免岛内发生内战。”王元庆长出了口气,说道,“不管李向志的态度如何,只要发动军事政变,就得给岛内民众一个明确的交代,不然政变的理由就失去了合法性。在此情况下,只要社团多出点力,不怕李向志耍什么花招,迟早得向日本求援。”

李存勋沉思了一阵,说道:“这样的话,我们得尽快做好准备。”

“这是军情局的事情。”王元庆淡淡一笑,说道,“另外,时机成熟后,安排郭铭与我见面。虽然方式方法有点极端,但是我们不能错过两岸统一的良机。”

“没问题,我会尽快安排。”

“还有,记得把南亚那边的人撤回来。”王元庆补充了一句,“如果进展顺利,没有必要继续在南亚地区制造事端了。”

李存勋点头答应了下来,叫上刘晓宾起身告辞。

返回军情局的路上,李存勋向搭档解释了元首的意图。

实际上,刘晓宾已经明白了王元庆的安排。与李存勋一样,他也不得不佩服元首的手腕。虽然村上贞正一直在提防共和国借助台湾问题向日本宣战,但是随着局势发展,不管村上贞正如何努力,除非对印度见死不救、眼睁睁的看着共和国顺利完成统一,不然就得在台湾采取行动。国家领导人能够决定什么时候采取战略行动,却不能决定局势的走向。只要日本插手台湾事务,村上贞正就将失去控制能力!

王元庆要利用的正是这一点,让村上贞正失去对局势的控制能力。

回到军情局,刘晓宾给正在台湾活动的情报人员下达了命令,李存勋则主动联系了岛内社团。

行动已经开始,战争将无法避免!

卷八 百年积怨 第四十一章 必然选择

小说巴士 更新时间:2010…8…28 3:21:18 本章字数:4884

元庆命令军情局展开行动的时候,村上贞正也在进行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优秀的“铁腕首相”,村上贞正的个人魅力、政治才能与战略眼光没人能够否认。正如王元庆所说,优秀的政治家都有极为明确的目的。王元庆没有低估村上贞正的才能,村上贞正也没有低估王元庆的能力。

王元庆出任共和国副元首的时候,村上贞正就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了他的相关资料。

虽然在半岛战争期间,王元庆才正式登上共和国的政治舞台,成为不可替代的重要人物,但是在村上贞正看来,早在担任纪佑国的首席助理时,王元庆就表现出了极为出众的政治才华,随后出任广西主席,更展现出了治理国家的能力。半岛战争期间,王元庆替代赵润东主管行政工作与外交事务,其强硬表现足以证明他的政治倾向。出任国家元首之后,王元庆在纪佑国与赵润东打下的基础之上,大力发展军备,推行军事改革,修改外交政策,整顿国内秩序,几个月的表现让其赢得了“战争制造者”的绰号。

这些都足以证明,王元庆是一个不可低估的对手。

在村上贞正看,王元庆的能力超过了赵润东,甚至不比拥有极高评价的纪佑国差。

村上贞正有明确的目的,王元庆肯定不会例外。

虽然全世界认为共和国正在为收复藏南地区做军事准备,随时有可能联合巴基斯坦向印度开战,但是在村上贞正看来,王元庆的真正目的不是打击印度,而是迫使日本采取行动,为对日宣战创造机会!

让村上贞正感到害怕的是,王元很有可能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

在战略目的有限的情下,中国在南亚方向投入的兵力也相当有限。根据各方面提供的情报果中国只想收复藏南地区、帮助巴基斯坦控制整个克什米尔地区,只需要出动400到500架作战飞机、到150支援飞机,3到军的地面作战部队,以及大约5万名后勤保障人员。因为印度无法为海军舰队提供足够的空中保护,其航母战斗群很有可能龟缩在孟加拉湾,所以共和国只需要出动部署在瓜达尔港的潜艇就能迫使印度海军放弃作战行动,不需要向印度洋派遣作战舰队。

有限投入。意味着能够迅速整兵力部署。

如果共和国愿意了27军。其他所参战部队都能在数天之内调整作战方向。部署在南海地舰队也能迅速进入西太平洋。

换句话说。中国地军事部署不能说明中国地战略意图。

问题就在这里!

如果日本不在台湾采取行动。牵制住共和国地手脚元庆会在向印度开战前稳住岛内局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