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部分 (第1/4页)

地能够支持美国的战略轰炸机,所以第二轮轰炸最快也要等到6日夜间,也许会拖到7日凌晨。

看上去,裴承毅有充足的准备时间。

事实上,情况一点都不容乐观。

已经有足够的情报证明,美军轰炸机使用了最先进的空射高音巡航导弹,而且投掷量在打手 如枚左右。因为美国在叙以战争之后就增加了弹药库存量理由就是为以色列提供战略储备,的存货在!功枚以上,也许已经过了凹枚,所冉美国空军的战略航空兵至少还能用这种导弹执行2次打击任务。如此一来,裴承毅压根就不用考虑拦截美军的战略轰炸机。因为在打击桥引等没哼哼接掩护的民用目标时。美军的轰炸机可以在哑八洋的亚尔群岛上空射导弹。不需要进入西地中海,也就不会进入共和国空军重型制空战斗机的拦截区域。杜奇威在第一轮轰炸中基本上全部选择高价值军事目标。就是不想在第二轮轰炸的时候让战略轰炸机冒险。

美军的轰炸机可以在凹小时之内执行第二轮轰炸任务,裴承毅却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加强防御。再说了,需要防卫的道路桥梁太多了,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拦截系统,也就只能挑几座最重要的桥梁进行防御。正是如此,在考虑应对战术的时候,裴承毅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杨少勇确定打手 条或者舔主要地面补给通道,在尽量缩短路线的情况下,必须保证尽量少通过容易被摧毁、而且无法架设机械桥梁的大河。不管怎么样。至少得保住条地面补给通道。

从实际情况来看。最佳选择是把后勤补给中心设在阿勒颇北面的阿扎兹与盖特马,而不是像之前计划的那样,把补给中心设在幼拉底河上游的杰拉布鲁斯,因为从阿勒颇前往杰拉布鲁斯,需要3次经过幼拉底河!本站新地址已更改为:慨除心,删敬请登陆阅读!

问题是,把补给中心向西移动上百千米,将带来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

北上进攻的部队。先就得从部署在伊斯肯德伦的美军的眼皮子底下经过。

说直接一点,美军拦截第八战斗单位的难度将大大降低。

毫无疑问小这就是杜奇威想要达到的目的!

军情局早就提供了确切消息,运送第2装甲师与第4步兵师的快船队肯定会在6日夜间到达伊斯肯德伦。因为这两支部队在出前就做好了战斗准备,而且快船队里的大型船只上有完备的生活与刮练设施,三艘拥有宽大甲板的三体船上甚至还有射击场,所以2个美国陆军师在伊斯肯德伦上岸之后就能投入战斗。

在此之前,裴承毅把突击地点选在了幼拉底河上游地区,就是希望避开2个美军主力师。虽然这会将进攻部队的侧翼暴露在美军面前,但是裴承毅压根就没有想过要与美军交战,而是希望利用更快的度与小亚细亚的复杂的形摆脱美军。因为所有补给都只能通过空运与空投完成,而能够使用的又只有垂直起降运输机群,所以为了提高空运效率,必须把补给中心放得靠前一点。

可以说,改变突破地点,带来了很多问题。

与美军正面交战不说。还有可能遭到美军的反击。裴承毅不会指望杜奇威犯错误,只要杜奇威稍微冷静一点,就知道打下进攻部队的补给中心,要比围攻进攻部队更有效。阿扎兹与盖特马距离伊斯肯德伦都不到如千米,距离海岸线更是不到打手 四千米。因为共和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没有进入地中海。所以杜奇威甚至不需要出动地面部队,只需要让正在东地中海活动的美军舰队派几艘大型战舰进入伊斯肯德伦湾,用大口径电磁炮。就能轻而易举的打掉进攻部队的补给中心。

不管怎么说,之前的所弄战术安排都行不通了,裴承毅必须重头考虑。

重新策划打手 一套进攻战术不是难事,可是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进攻部署,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以说,当时摆在裴承毅面前的选择就是打与不打。

显然,裴承毅不会选择后者。

与杜奇威的处境一样。在南线战役已经打响的情况下,只要裴承毅不想输得精光小就得在北面做点文章,选择放弃进攻,就是选择了失败。

选择继续进攻之后。裴承毅给参谋安排了两件工作。

是搞清楚战略运输机群在完成了运送第五战斗单位的任务之后,还能不能继续执行空运任务。二是能在进攻开始后的昭小时之内向阿勒颇省集结多少垂直起降运输机,以及这些运输机能以多大的强度出动。

负责这两件事情的龙宏恩与杨少勇没让裴承毅失望,很快就给出了答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