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部分 (第1/4页)

不管怎么说。这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共和**队压根就不理会南面的战斗,把重点放在了北面战场上,摆明了要抢在美军打到大马士革之前打到安卡拉。

问题是,幕八战斗单个的进攻路线很有问题。

叙利亚军队在边防线上布设地雷阵,可以用防范美国突然入侵来做解释。问题是,第八战斗单位为什么要稳打稳扎的北上,而不是像第十战斗单个之前做的那样,让先头部队绕过基利斯,由主力部队去收拾那里的土军。虽然第八战斗单位不是第十战斗单位,突击能力肯定不如第十战斗单个,但是作为共和国陆军的精锐部队,第八战斗单位没有理由过分顾虑土军的影响。

说直接一点。如果第八战斗单位从一开始就大纵深突击,肯定能在美土联军做出反应之前前进数十千米,甚至能够一口气将战线推进到加济安泰普以北的杰伊汉河流域,一举刺穿美土联军的防线打手 迅向安卡拉进军。真要这样,杜奇威将别无选择,只能让即将到达的第2装甲师与第4步兵师一道北上,拦截全突击的第八战斗单位。因为第五战斗单位即将抵达前线,所以裴承毅完全有理由用个战斗单位攻打安卡拉。

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杜奇威也“设身处地”的为裴承毅考虑了一下。

在他看来裴承毅没有让第八战斗单位全北上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后勤保障跟不上作战需求,如果第八战斗单位身陷敌后的话,很有可能无法冲出美军的包围圈,将成为攻打安卡拉的牺牲品;毫无疑问,一位优秀的指挥官肯定不会轻易牺牲掉打手 劝千米,第五战斗单位再强悍。在没有援助的情况下,就算到了安卡拉,也会因为筋疲力尽而无法打下安卡拉。

显然,杜奇威考虑得比较全面。

想明白这个问题,不等于解决了眼前的盛胁。

以杜奇威的才能,他不可能不知道,裴承毅不向安卡拉进军,就得在其他方向上找回损失。

毫无疑问。伊斯肯德伦是个不错的选择。

第八战斗单个从基利斯杀入土耳其,肯定与攻打伊斯肯德伦有关。

也就在这个时候,杜奇威想到了一种情况,那就是裴承毅压根就没有想过要攻打安卡拉,而是一直在打伊斯肯德伦的主意。本站折地址已更改为: 除咕,洲敬请登陆阅读!

果真如此的话。杜奇威就得考虑

因为与前线战斗有关的信息还在源源不断的送过来,所以杜奇威没有调整部署,而是让自己冷静了下来,重新考虑了战局。

当他翻开纸质的土耳其地区。立即现了之前早就考虑到,却没有引起重视的问题。本站新地址已更改为:慨除咕,洲敬请登击阅读!

就算从基利斯北上,共和**队都要突击上千千米才能到达安卡拉。因为叙利亚北部地区在美国海军大型战舰上的电磁炮的打击范围之内,所以共和**队的物资囤积中心一直设在伊拉克境内,没有放在叙利亚。也就是说,从伊拉克的代胡克省出,到安卡拉的后勤保障线过了打手 曲千米。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

以共和国陆军的投入,根本不可能建立地面保障通道。即便算上叙利亚、伊拉克与伊朗军队,也无法建立起一条从摩苏尔到安卡拉的交通线,更加无法确保这条生命保障线的安全。也就是说,向安卡拉进军的共和国部队只能把后勤保障的希望寄托在那些垂直起降运输机的身上。能在摩苏尔与安卡拉之间飞个来回而不需要补充电能的,只有。过,而按照四提供的情报。共和国陆军拥有的皿2汇最多只能支持!个战斗单位在打手 曲千米以外的地区作战。不管怎么样,裴承毅都不可能槛个战斗单位派往安卡拉。

当然,还可以通过别的办法解决问题,比如攻占沿途的某处空军基地或者大型民用机场,用战略运输机为作战部队运送作战物资,或者干脆为作战部队空投物资。问题是。空投的效率肯定高不到哪里去,某些物资还不能空投。攻占机场既耗费时间、又浪费兵力,在只能投入2个战斗单位,而且得避免被美土联军包围的情况下,没有理由在快突击作战中去攻占根本守不住的机场。说直接一点,只有当突击行动失败打手 需要撤出作战部队的时候。才有必要占领某座大型机场。

显然,裴承毅不可能不清楚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也就是说,从一开始,他就没有打算攻打安卡拉,只是摆出了攻打安卡拉的架势,让对方认为他会攻打安卡拉。

果真如此的话,裴承毅就别有所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