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4部分 (第1/4页)

要的是,经过战前的军事改革,共和国陆军已经能够将“随动式火力支援。变成现实。

关键性的基础条什只有一个。即强大的战术航空兵。

按照共和国陆军在战争爆发前制订的支援战术。地面部队进攻的时候、特别是在不能轻易减缓进攻速度的情况下,由配属给支援旅的战术航空兵承担近距离支援任务,炮兵则负责战场遮断(即以弹幕隔绝战场。阻挡敌人的增援部队)。这一战术安排的理由很简单,即炮兵的射程越来越远,因此反应速度也就越来越慢,加上大口径电磁炮炮弹的威力往往过于强大,即便能够用技术手段提高炮弹的弹着精度,也很难适应刃米以内的近距离火力支援任务。如意误伤友军。与大口径电磁炮相比。战术航空兵不但作战使用更加灵活(即通过配备不同的弹药,执行不同性质的支援任务,在使用小直径炸弹或者类似的威力有限、附带杀伤效果较低的弹药时,甚至能够为地面部队提供力米以内的火力支援);还能够伴随地面部队行动。为地面部队提供“实时支援”。如果考虑到共和国陆军的主要进攻方式不是让装甲部队在地面挺进,而是以低空突击的方式直接越过敌人的防线。占领敌后重要地区,那么只有战术航空兵能够为进攻部队提供及时可靠的火力支援。

当然,对火力支援战术影响最大的,还是进攻战术。

仍然拿前期火力准备来说,在部队发起进攻前,对敌防御阵地进行炮火打击的主要目的不是杀伤多少敌人、也不是摧毁多少武器装备,因为从理论上讲,对构筑完善的防御阵地上的敌人进行火力打击,效率肯定非常低,无法发挥火力打击的威力。而在进攻作战中。更容易受到火力打击的不是躲在防御工事里的守军,而是暴露在外的进攻部队。由此可见,前期火力打击的目的是压制敌人、特别是敌人的火力打击部队。阻止敌人利用防御设施,为进攻部队创造突破敌防御阵地的机会。从此出发,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在机械化战争时代炮兵会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无休止的追求射程了。说得直接一点,因为进攻部队在炮兵的前面,而炮兵的任务是压制敌人的炮兵,让敌人的炮兵无法对己方进攻部队构成威胁,所以炮兵的射程肯定要比敌人的炮兵更远一些,不然无法完成作战任务。问题是。在现代化战争中,压制敌人的不仅仅是炮兵,而且进攻部队在突破敌人防线的时候,不见得会遭到敌人的火力打击。比如在以低空突击的方式发起进攻的时候,进攻部队就不会进入敌人火力打击范围,也就不会遭到敌人的火力打击,自然不需要对敌人的防御阵地进行火力压制,也就没有必要进行前期火力准备。如果为了震撼敌人,或者说打击敌人的士气,或者说让敌人做出错误的判断,前期火力准备仍然有存在的价值。

换个角度看,现代化战争中的前期火力准备与四多年前,机械化战争时代的前期火力准备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事实上,就连进攻与防御都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比如现代化战争中就没有明确的战线,而且防御阵地的深度不再是几千米、几十千米,而是几百千米,甚至上千千米。某些特殊情况下。整个战场都是守军的防御阵地。如此一来,前期火力准备不再是针对战线附近的火力打击,而是在进攻开始前,对进攻目的地、即需要占领的地区所进行的重点清除式的火力打击。当然。如同前面提到的,某些时候也可以用故意炮击敌人防线后方某一区域的方式来干扰敌人的防御部署。

总幕言之,现代化战争中,前期火力准备的覆盖范围扩大了许多,某些时候甚至是最有效的欺骗手段。

在南方战线的进攻行动中,共和再陆军就充分利用了这一点。

小时的前期火力准备中,参战的个战斗单位的炮兵旅全数出动。以最高的热情将成千上万的炮弹投向数百千米外的俄军防御阵地。事实上,在前期火力准备中遭到炮击的俄军目标里面,只有2成与支援进攻有关,其他8成多是在麻痹俄军,或者让俄军向错误的方向增派防御部队。进攻开始后,除了以重装甲力量为主的第引战斗单位之外,以第九

斗单山刀的另外3个战斗单位都是以纸空突击的方式发起攻其和国陆军在这场战斗中投入了近力刀架垂直起降运输机,从而保证在第一轮攻击的时候。就能将3个战斗单位的个战斗旅全部送到目的地。

前面已经提到,为低空突击部队提供支援的是战术航空兵。

虽然共和国陆军航空兵接受了空军战术航空兵的多用途战斗机部队。但是陆航近距离支援的主力仍然是低空攻击机,多用途战斗机多被用来执行遮断任务与重点轰炸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