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部分 (第1/4页)

由此可见,虽然共和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不缺稀有金属矿石的国家即便不开采本国资源,而且进口受阻,也能依靠战略储备坚持半年以上,而在海运畅通的情况下,共和国的所需的稀有金属矿石有八成来自海外,而且稀有金属生产企业肯定会得到优先照顾,但是在统筹管理电能供应、且电力供应严重紧张的战争初期,稀有金属的生产能力肯定无法迅速提高,而与之息息相关的各种装备与设备制造业的产能也就是个大问题,这其中自然包括对海军与陆军作战产生重大影响的军火企业。

本着“以我为主”的原则,陆军与海军争夺军事产能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以说,这也正是裴承毅为什备一直强调要以太平洋战场为主,却又没有直接干预大陆战争的主要原因。作为国家元首,裴承毅根本没有必要在战争方法上与身为总参谋长的袁晨皓进行争执,只需要在安排军事生产上有所侧重,就能让袁晨皓束手无策。可以说,这也是袁晨皓没有完全反对裴承毅的战略主张的主要原因。很明显,只要裴承毅足够强硬,袁晨皓的任何反对都没有实际意义。

再回到前面的话题上,即大陆战争与中东战争对太平洋战争有多大的影响。

如果一定耍给个明确的答复的话,可以肯定的说,美军在大陆战场上的全面反击与在中东战场上的全力进攻,至少让太平洋战场上的决战延迟了3个月。根据可靠资料。因为共和国陆军在大陆战场上的消耗远远超过预期也包括天军的消耗。以及对中东局势的悲观估计所产生的影响,让共和国当局不得不在毖年4月份的时候,将陆军武器装备与弹药物资的生产优先权提到海军之上,从而使包括“秦”级主力舰在内的海军主要战舰与发动一次大规模海战所需的各类作战物资的生产进度严重滞后,迫使海军不得不在蝴份,也就是塞班岛登陆作战行动之后,不得不调整作战部署,推迟决战时间。

再来看下美国海军的生产规划。也就不难明白杜奇威的战略意图了。

根据战后获取的资糕,即便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美国海军的第一种主力舰,即被寄予厚望的“长滩”级最快也只能在毖年。月初交付。比共和国海军的“秦”级的建造规刮晚大约2个月。

也许有人认为,塞班岛登陆作战都打了几个月,虹个月算不了什么。

实际情况是,在取得了塞班岛之后。只要掌握了绝对制海权,共和国陆战队就能在个月之内打下提尼安岛,甚至能够在美军的主力舰队到达战场。即在共和国海军在失去绝对制海权之前,登上关岛。到这个时候,局面肯定会变得对美军非常不利,即美国海军铁定会丧失主动权。

不得不承认,为了在主要战场上争取到2个月,杜奇威几乎牺牲了半个美国陆军。

当然。如果美国海军能够抓住这个机会,扭转太平洋战场上的被动局面,并且由此走向胜利,别说牺牲半个陆军,就算把整个陆军赔进去。也不会吃大亏。 同样的道理,裴承毅在陆地战场上精打细算,也是为了在太平洋战场上发力。

要知道,到力毖年底,共和国陆军的总兵力已经超过劝万,而且全是正规军,如果算上正在接受练的预备部队按照共和国陆军的制度。所有没有完成为期2个月的基础练与为期3个月的战斗练的部队都属于预备部队,而不是正规军、以及由各地方政府按照战争动员法规与法令组建的地方民兵部队,共和国的地面部队总量已经超过劝万,而且还在以每个月大约的万的速度递增。

由此可见,共和国陆军并不缺乏兵力。

武器装备方面,劲万正规军都有基本主战武器,即战斗旅与炮兵旅齐装,支援旅则只有地面保障单位齐装。预备部队中,则只有少数肩负练任务的部队配备了主战装备。而正在接受练的都没有配备主战装备。

即便按照装备来计算,在毖年底。共和国陆军的作战部队也不会低于凹万。而当时在战场上执行作战任务的则只有大约幼万。也就是说。共和国陆军还有至少们万的战略预备队。考虑到这些部队都没有足够的重装备,因此向前线运送的难度并不大,不会因为交通困难而被留在后方。

也就是说,当时导致数十万共和国陆军作战部队无法上战场的原因只有一个,即作战物资的生产速度跟不上部队消耗,使得增兵对提高军队总体作战能力的意义非常微弱。甚至会由此产生更大的伤亡,降低部队作战效率。

不管怎么说,共和国陆军在大陆战场上有所保留,也是在“支援”海军。

也就是说,共和国海军将夺取西太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