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9部分 (第1/4页)

单纯从岛屿面积上看,威克岛可以成为进军夏威夷群岛的跳板。

当然,最大的问题是岛上缺乏基础设施,别说供几万官兵驻扎的营地,就连供几万官兵使用的厕所都没有。受此影响。共和国海军与陆战队要想利用威克岛,肯定需要进行大规模基础建设。暂且不说基础建设需要耗费多少资源,光是花费的时间就无法接受,要不然当年日本海军也不会在占领了这座岛屿之后,仅让为登陆部队运送物资的船队在此停靠,而让攻打中途岛的主力,即联合舰队从本土出发。

从某种意义上讲,共和国海军看中的,也是威克岛的这一用途。

不同的是,共和国海军没有打算把威克岛变成船队的中途停靠站,毕竟配备了可控聚变核反应堆的军事运输船队基本上具有无限的巡航力。而且航行速度在岛节以上,即便从共和国本土出发,不需中途停靠就能在数日之内到达夏威夷群岛,更何况大部分军事运输船队都是从那霸港出发。威克岛的重大意义在于,可以成为战术运输机的中途停靠点。即让航程有限、数量巨大的战术运输机能够从塞班岛起飞之后,在这里补充电能,然后飞往夏威夷群岛东部的主要岛屿。虽然战术运输机的运载能力非常有限,一般只能运载巫吨货物,但是运输机拥有远超过船只的速度,加上众多的数量。能够在紧急时刻,特别是在登陆作战的时候发挥非常关键的作用。

因为美军没有安心守住威克岛,所以攻打威克岛的战斗进行得非常

利。

用共和国海军的话来说,不需要出动陆战队,将一支舰队里各艘战舰上的武装战斗人员组织起来就能占领威克岛。

正是如此,在占领威克岛之前,共和国海军就把重点转向了中途岛。

当时,在要不要攻打中途岛、什么时候攻打中途岛、以及如何攻打中途岛等几个问题上,共和国海军内部存在不小的分歧。

首先是要不要攻打中途岛,即有没有必耍攻打中途岛。

中途岛这个名字的由来,就是因为从地理位置上看,正好位于美国西海岸到亚洲大陆东海岸的正中间,即航线中途。从地质构造上看。中途岛属于夏威夷群岛,而且是群岛中最西面的岛屿。问题是。夏威夷群岛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因为所处板块在其他板块的挤压下向西漂移。所以岛屿呈东西分布,面积较大、地质活动频繁的几座岛屿都在东面,而西面还有几座珊瑚岛礁。也就是说,即便属于夏威夷群岛,中途岛与檀香山的直线距离都在劲0千米以上。

更重要的是,中途岛不在瓦胡岛与威克岛之间,在威克岛的东北、瓦胡岛的西北,即位于威克岛与瓦胡岛连线的北面,且偏移得比较远。

受此影响,就算攻占了中途岛。也只能将进攻距离缩短心口多千米。

问题就在这里。

因为中途岛的陆地面积比威克岛还要仅5平方千米,而且岛上的基础设施也非常简陋,基本上不具备大规模驻军的能力,所以最多只能作为登陆部队的跳板,在价值上与威克岛相似。关键是,即便是战术运输机,也可以从威克岛直飞瓦胡岛,并且在降落卸货的时候充电。有意思的是,即便战术运输机从中途岛出发,在向瓦胡岛运送物资的时候。也得在降落卸货的时候充电,不心儿止返回中途岛。如此一来。在只需支持战术运输机的时悔厂从打中途岛的意义就不那么明显了。

当然,进攻跳板的意义不仅仅是为战术运输机提供降落充电的场地。

在讨论是否攻打中途岛的问题时,一位陆战队后勤部门的参谋军官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那就是攻打夏威夷群岛会有多大的伤亡。而共和国海军与陆战队的前线医疗救治系统能否确保所有伤员都得到及时有效的照顾与治疗?显然,这是2个问题。而不是个问题。

首先是伤亡有多大。按照共和国海军与陆战队的估计,攻打夏威夷群岛的兵力损失不会低于马里亚纳群岛,而按照之前的伤亡比例。即伤残官兵为阵亡的3到4倍,那就意味着在战争期间需要久治力万到刃万伤员。这里就涉及到了第二个问题,即共和国海军与陆战队的前线救援能力。要知道,在攻打马里亚纳群岛的时候,大部分伤员都是通过战术运输机直接送往琉球与日本的军事基地,接受更加全面的医疗救助。只有一些急需稳住伤势的重伤员,以及一些经过简单处理后就能康复的轻伤员才被送到附近的医疗船上。即便如此,在塞班岛攻防战期间,共和国海军与陆战队各投入的艘医疗船都人满为患,根本没有办法救治成千上万的伤员。可以说,如果不是有大批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