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1/4页)

敢多留,督促大军,快速向东方前进。

——汉军的骑兵,已经出没在十里之外了。若是不快点撤退,只怕在长社收拾完残局的皇甫嵩、朱儁的大军,就要来找天平军的麻烦了。

毕竟,天平军曾经吃掉了一支进行追杀的汉军骑兵,位置已经暴露。虽然这只汉军骑兵,不是皇甫嵩、朱儁的直属部下,而是属于骑都尉曹操。

在张狂的心中,有两个可以考虑的去处。

第一处,是泰山山区。泰山地区,日后一直潜伏着一只大名鼎鼎的部队,便是由豪杰臧霸统帅的“泰山兵”。由于依据泰山这个险要之处,臧霸历经陶谦、吕布、甚至曹操诸强,始终不倒。

而且,数年以后,黄巾军再次蜂拥而起,号称百万的青州黄巾,将是一只相当可观的力量。如果能及时收编青州黄巾,张狂就有了与曹操、吕布、甚至袁绍相抗衡的军事实力。

至于第二处,则是太行山区,这时被称为“黑山”的地方。

黑山地形复杂,便于藏匿。日后的“黑山军”,以渠帅张燕为盟主,横行周边地区,人数最多的时候,号称“百万之众”。就连河北霸主袁绍,也曾经在黑山军手中吃过大亏,手下的家属们,居然被黑山军一锅端了。

要是能像张燕那样,拥众百万,张狂自信,在自己结合后世经验的指导下,必能混的风生水起。如果能趁袁绍决战公孙瓒的时候,伺机夺取冀州之地,则霸业可期。

当然,这两个地方,都有些麻烦需要考虑。泰山地区,靠近中原腹地,四面环敌。如果在泰山发展,就要面临着陶谦、曹操、袁绍、甚至公孙瓒的围攻。唯一可能的盟友,还是从长安流窜过来的吕布。这样的敌我态势,很难让人乐观。

至于黑山,由于冀州地方豪强极其强盛,坞堡遍地。凭借着黄巾军的名声,这些土著豪强肯定会与黑山黄巾军死磕。而且,冀州之地,易攻难守,一旦得手,就要面临北方公孙瓒、东方袁绍、南方曹操的围攻,同样难以让人乐观。

张狂想了很久,头发都掉了好几根,还是没有想到一个,比较适合的落脚点。

——这天下之大,难道就没有一个,我张狂可以占据发展的基地吗?

带着这样的烦恼,天平军再一次踏上了征途。

粮食问题,暂时得到了缓解。接下来,张狂就得想办法弄到一批合格的武器。要不然,一旦碰到汉军大部,难道真的用木矛、菜刀之类,去和他们拼命吗?

长社大火的消息,飞快的在中原大地上传播着。曾经强盛一时,压制住大汉最精锐部队的波才黄巾军,居然在短短的一夜之间,就这样灰飞烟灭了。

得到鼓舞的汉军郡国兵,联合了当地的豪强武装,开始活跃起来。反观黄巾军,士气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此消彼长之下,多只小股的黄巾军,被汉室军主动出击,打得落花流水。

就连天平军,也受到了这股风潮的影响。

一些人数不过数百人的豪强部曲,看到两千多人的天平军,居然也敢主动袭击。结果,在典韦、周仓这两员猛将的迎头痛击之下,豪强部曲光荣的成为了运输大队长,为天平军送来了两百多级人头的功绩,和足可以武装五百人的武器。

伴随着这一系列的小胜,天平军的士气,慢慢的高涨起来。当两大猛将的威名,在沿途的豪强中传颂的时候,天平军已经彻底的摆脱了长社大败的阴影,慢慢融合在天平军这个强大的集体之中。就连不少汉军俘虏,也开始自愿的加入天平军的队伍里。

这种变化,王果出力不少,但是张狂自身,也有不少的功劳。

简而言之,张狂虽然对兵书所读不多,却根据后世为人的经历,着重去做八个字:

赏罚公平,同甘共苦。

有了这八个字的基础,再加上王果的指导,虽然中间有些磕磕绊绊,张狂到底还是成功的掌握了,这支新建部队的主导权。

面对这样的结果,张狂纵然心中觉得太辛苦了,却也毫无懈怠。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

——值!

第18节 君臣青且嫩【下】

时间进入了五月,天气逐渐炎热了起来。

张狂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见全军都有些疲惫了,下令:

“暂停!修整一刻钟!”

命令传下去,天平军将士们齐声欢呼一声,纷纷离开大路,寻找道旁的大树,用来遮阴。

不过,虽然队伍看起来散乱开来,却仍然保有着基本的阵型。所有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