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 (第1/4页)

正在军营中,与赵云练剑的张狂,突然瞥见接替王果成为“军师”的程昱,急匆匆的从校场边走过来。即使平时不苟言笑,此刻的程昱,脸上的喜意,都让人可以明显的看出来了。

“无忌,天子同意招安了!”

这句话,让张狂明显的怔了一怔。

“居然同意了?”

张狂完全没有料想到这种可能。一时间,他的话语都有些不连贯了。

“不错,大喜啊!

不过,天子要我军先交上两千万钱,以后每年再交上五百万钱,才肯正式答应!”

听到这句话,张狂有些感到正常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当今那位死要钱的大汉皇帝,同意对“太行军”的招安,应当还是正常的?

“两千万钱?亏他想得出。这可是两个‘三公’的价钱呢!”

“无忌,这已经是很便宜的价钱了呢!当今天子,卖的可不是一个小小的六百石,而是整个大汉的江山社稷呢!”

“哈哈!说的是!便宜我了”

张狂如今谈起此事,颇有一种财大气粗,拿钱砸人的快感。不过,若没有当年“大贤良师”张角的全力栽培,此刻的张狂,怕是只能愁眉苦脸?

关于“招安”的这件事情,需要从去年十一月说起。

由于张狂在名义上统一了整个太行山义兵,四周原本与太行军打过交道的豪强们,这才真正的重视起张狂这个曾经的无名小卒来。

面对兵强马壮、手头又极为宽松的太行军,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不少周边的豪强大族或主动、或被动的与张狂拉上了关系。

不过,这种“私通盗匪”的行为,如果被某些有心人揪住了,在汉室朝廷那边,也是一个不小的麻烦。为了摆脱这种罪名的威胁,就有豪强大族的智者出了主意,提出了让太行军谋求朝廷招安的设想。

对于此种设想,张狂本身并不以为意。按照他的记忆,汉室好像从来没干过这种明目张胆的妥协。不过,看到军中的谋主程昱和诸多大将,对这个主意都颇有兴趣,张狂并不想扫了大家的兴头,也就姑妄为之。

按照某些豪强所出的主意,张狂在去年六月间,突然从太行山南端出兵司隶河内郡,陈兵于河内郡治所城下,威慑汉室。

河内所在的位置,与雒阳城仅仅是一条黄河的间隔。张狂出兵的举动,直接对雒阳的安全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威胁。这种举动,虽然不能算是让天子刘宏寝食难安,却也很让汉室朝廷震动了一下。

于是,当太行军入寇河内的消息传入汉室朝廷后,汉室立刻撤掉了原来的河内郡守,改派名将朱隽担任河内郡守。而朱隽也不愧是大汉知兵的重臣之一,刚一上任,就带着家兵五百,来到与太行军对峙的前线阵地,向太行军挑战。

张狂“入寇”河内,本就不是来打仗的。他见汉室居然派出了朱隽前来应对,觉得引起汉室在一定程度上重视的目的已经达到,自然没兴趣与朱隽死磕。于是,太行军并不响应朱隽的挑战,而是施施然转身就走,让朱隽扑了一个空。

做完这番动作以后,张狂就通过地方上的豪强,将要求招安的文书送到了十常侍一方的官吏手中。接下来的事情,就与张狂无关了。

没想到,三、四个月之后,本来都快淡忘此事的张狂,突然间却收到了这样一个好消息

对历史其实并不精通的张狂,并不知道,另一个时空的《三国志》中,就记载过“张燕号曰黑山。灵帝不能征,河北诸郡被其害。燕遣人至京都乞降,拜燕平难中郎将。”和“拜杨凤为黑山校尉,领诸山贼,得举孝廉计吏。”的记录。

好了,且将时间推移到一个月以前,去汉室的皇宫看看!

虽然立了春,天气的温度依然很低。若是从皇宫的高楼上向外望去,谥号“汉灵帝”的刘宏,就能看见整个雒阳城内外,都是一片白茫茫的覆盖物。

但是,刘宏不能登高。

在刘宏身边,最受信任的“十常侍”,就曾经对他说起过,天子登高,于国不利,难免天下分崩离析。刘宏虽然很想去高处,看一看宫墙外的风景,毕竟牢记着身为天子的责任,不敢为了个人的私欲,而让汉室担当起可能的风险。

“凉风起兮日照渠,

青荷昼偃叶夜舒,

惟日不足乐有余。

清丝流管歌玉凫,

千年万岁嘉难逾”1

注:偃:此处是荷叶卷起。

惟日不足:只觉时日不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