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 (第1/4页)

来袭者手中拿着的,赫然是一张弩!

弩这种武器,结构精密,制作复杂,不是草原牧人里的工匠做得好的。而整个草原上的牧民,也没有人有这种财力,用得起价格高昂,容易损坏的弩。除了那些有钱有势的贵族老爷。

据说,整个匈奴王庭中的那么多贵族老爷,拥有弩的总数,都不超过五百张。

单凭这一点,略有些见识的牧民就知道,来袭者一定是汉人。在他匆匆的瞥见来袭者头上的帻巾后,对方的身份,已经完全可以得到确认了。

要知道,按照风俗,匈奴人不是披散头发,就是将头发扎成各种的小辫子。只有汉人,才会在头上戴着帻巾。

所以,牧民清晰的知道,自己如今要做的唯一一件事情,那就是:

——逃!

逃回部落中,将汉人,不汉军出现的消息,通知给贵族老爷!

但是,下一眼,牧民看到了周围的那些羊群,动作就停了下来。

这五十多只羊,可是贵族老爷让他放牧的啊!丢了老爷的羊,这可是一条大罪!

上次有个同伴放牧时丢失了一只羊,就被老爷当场让行刑人抽了二十鞭子。要是这五十多只羊都被丢掉了,牧民难以想象,自己将会落到什么样的下场。

对老爷发怒的考虑,让牧民下意识的握紧了手中的弓箭。可是,当他看到不远处的汉人,已经发现了自己的异常行动,索性放弃了隐蔽,撒开双腿向自己奔来,牧民的脑子,一下子仿佛发生了爆炸!

“汉子来啦!”

牧民慌张的丢下弓箭,调转马头,两腿一夹,就向着与汉军相反的方向逃去。一边逃跑,这人还一边大声用匈奴话叫着:

“汉子来了!”

“汉子来啊!”

牧民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前方会突然射出三支急箭来。措不及防之下,一支劲箭正中牧民的大腿。这样的剧痛,让牧民再也夹不拢双腿,一个不稳,就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被摔得七荤八素的牧民,好不容易从昏沉中清醒过来。第一眼映入眼帘的,却是两张束起发髻的脸。旁边还有一个梳着小辫子的人,一看就知道属于屠各人部落。

——汉人

牧民心中绝望的呻吟着。然后,一个不太标准的匈奴话,灌入了他的耳朵。

“你叫什么!”

问话的那名汉人士卒,年纪不大,看上去却让人觉得极为老道。另外两名士卒,虽然明显要年长一些,但是从神情、服饰各方面来看,却都是那年轻士卒的属下。

对上这些恐怖的“汉子”们,牧人不敢有半点儿违抗的念头。这些汉人的身上,带有一种让他从心底产生恐惧的东西。这种东西,牧人只在部落首领身边,最勇猛的亲卫侍从上,才感觉到过。

说白了,那种东西,便是杀气。

要培养杀气,说起来倒也简单,多杀上几个人便是了。

但是,杀人,真的会和说的那样简单吗?

至少对牧民来说,他出过两回兵,可是连见血的机会都没有遇到。如今遇到浑身带着杀气的汉人悍卒,光是那些未曾收敛的杀气,就足以让牧民两股战战了。

“头儿,这家伙的胆子可真小啊!”

听见牧人竹筒倒豆子般的,将所知道的事情,一股脑儿都说出来了。有些事情,甚至还没等汉兵发问呢。一个汉兵,不由得向年轻的汉军头目笑道。

“这还不好吗?”

年轻的汉军头目看了部下一眼,淡淡的说道。

“这下没错了。从这里再向西四十里,就是匈奴蛮子的王庭所在。”

在核对完俘虏的口供之后,年轻的汉军头目心中,总算是放下了担心。

说实话,他虽然从军足有四、五年了,却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宽广无垠的草原。即使相信“小天师”教授的辨认方向的法子,是绝对不会有错的,可是他心中的忐忑,总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

汉军头目姓廖,名化,有一个特地由“小天师”赐下的字,叫做元俭。如果各位还有印象的话,应当记得,此人原本跟随在黄巾军头目“郭大目”的身边。

后来,郭大目在“刘关张”三人率领涿郡义兵,夜袭“天平军”之时,为了救张狂,被关羽一刀斩杀。张狂感念郭大目的恩德,从此就将廖化带在身边,充作亲随。

今年年初,廖化年满了十八岁之后,才被张狂外放到斥候队,做了一个十人长。

“小天师”这个叫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