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 (第1/4页)

。只有较为富裕的人家,才一天吃三餐。

但是,在太行军中,为了保证士卒的体能充足,从当年立足泰山郡之时起,张狂就将一日两餐变成了一日三餐。这个因为张狂自己受不了饥饿,而执意更改的习惯,因为可以多吃一顿,自然是深得军心。

后来,一日三餐,居然成为不少太行军士卒,在张角死讯传来,黄巾军起义失败以后,依然选择跟随张狂的重要原因

当然,这样做,是要付出代价的。简单的说,实行一日三餐之后,太行军军粮的消耗,比一日两餐,大约多出了两成左右。张狂在太行山里边窝着的时候,若不是手上有些钱财,又有些门路,能够从冀州豪强那儿买到高价的粮食,怕是早就改回一日两餐的老习惯了。

ps:1赤菟,也有作赤兔的。对于赤兔的解释,有说法是“兔”应当指马的头形。汉朝出土的《相马经》里,其中的一篇说“得兔与狐,鸟与鱼,得此四物,毋相其余欲得兔之头与其肩,欲得狐之周草与其耳,。。。。。。欲得鸟目与颈膺,欲得鱼之鳍与脊”。

第33节 飞将非无敌【上】

由于身份的限制,有资格陪吕布这个汉室正式官吏吃饭的太行军将士,还真没有几个。招呼程昱和乐进坐下,张狂又让面无表情的典韦卸下盔甲,一起陪吕布吃早饭。

古人实行的是分餐制。张狂坐了主位,其他人分左右两排坐下。汉人以右为尊,吕布当仁不让的坐在张狂的右手边。其余诸人也一人一席,分尊卑坐下。典韦虽然有些不满,可是被程昱一扯,还是没有表示出来。

虽然太行军是外来者,时间又仓促,不过,匈奴人昨天晚宴,准备的食物可真不少。亲卫将酒肉热了一热,端上食案,每个人也是满满当当的一食案。看着食案上大块大块的牛肉、羊肉和马肉,典韦的丑脸上,总算是露出了一丝笑意。

古代人讲究的是“食不语;寝不言”,在吃饭的时候说话,会被认为缺乏教养。所以,众人一开动,立刻安静的专心对付自己食案上的对手。不过,没过一会儿,吕布就惊讶的抬起头来,盯着对面的典韦。

吕布身长九尺,体格健壮,饭量当然不小。他自认为自己吃饭的时候,虽然动作潇洒,可速度绝对不慢。但是,与典韦一对比,吕布心中,居然产生了一丝自卑?

典韦吃东西的样子,当然谈不上什么潇洒优美。吕布一眼看上去,只觉得典韦吞噬酒肉的架势,竟然让人无端的觉察到一种凶残!

凶残而快速。

同样多的酒肉,吕布刚刚吃掉一半,典韦居然就已经将食案上的食物一扫而光。旁边的亲卫熟门熟路,飞快的又为典韦端上一份酒肉,让典韦继续大快朵颐。

典韦的名声,吕布听说过。但是,既然没有交过手,吕布也并不太将他放在眼里。但是,有一点吕布可以肯定。典韦此人,绝非什么酒囊饭袋之流。

既然不是酒囊饭袋,那此人如此能吃,就说明他的身体消耗巨大。

身体消耗大,往往意味着力气也巨大。如同饕餮般的表现,让吕布真正开始重视起典韦这员太行军头号猛将。

——如此能吃能喝,反映出的武功水准,只怕当真非同小可

有鉴于此,吕布这餐饭,吃得实在算不上轻松。

典韦不是第一个吃完饭的。张狂才是。

思想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张狂,原本是有着边吃零食,边上通宵网习惯的网虫。在汉朝过了几年,生物钟早就调整过来。不过,喜爱吃零食的习惯,却因为身份的原因,顺利的得以保留。

昨天夜袭南匈奴王庭,由于一切都极为顺利,张狂在入城之后,就吃过一餐夜宵,还有时间小睡了一个时辰。所以,现在的他,并不如何饥饿。草草的就着一块有些肥腻的羊肉,喝了一碗小米粥,张狂便放下碗筷,笑眯眯的看着其他人吃饭。

大概是被典韦的吃相给刺激到了,吕布的吞咽动作,也大为加快,再也顾不上什么潇洒风度了。看着两个人恶行恶相的大吃大嚼,张狂感觉出,吕布怕是被典韦的吃相,给刺激到了。

这样的场面,比后世的某些大片,可要精彩多了!

虽然吕布紧赶慢赶,典韦的动作,依然超过了他的想象。当吕布吃下常人一人半分量的食物,还在与另外半人份的食物做纠缠之时,典韦已经将三人份的食物塞进肚子里,然后拍拍肚子,满意的打了一个饱嗝,又给了吕布一个带着挑衅的眼神。

向来自负的吕布,对吃饭速度及不上典韦有些恼火,却不好发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