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 (第1/4页)

与这样的敌人战斗,即使胜利了,那种代价也不是目前的他,可以承担得起的

“停下!停下!向左!向左!”

由于事发突然,匈奴人的首领,已经来不及用牛角声,或者是大旄,来指挥部下。急切之下,他扯着嗓子,用匈奴语大声的吼叫起来。周边的匈奴亲兵们,也随之应和,才算是勉强的将命令成功的传遍了匈奴人全军。

这样大的动作,让那个匈奴人首领,一下子成为了众矢之的。特别是吕布,他熟悉南匈奴部落中的各号贵人,一看到此人,就忍不住大叫一声:

“于夫罗?!”

由于现场声音嘈杂,听到吕布叫声的人并不多。不过,侍立在张狂前方三步处的赵云,就是其中之一。

——匈奴左贤王,于夫罗?

——他不是在帝都雒阳附近,忙着上诉天子,乞求大汉的“单于”册封吗?

然而,当时局势紧张,赵云哪有多想的时间?

吕布一声叫唤出口,便安静下来。根据前任豫州刺史王允,在吕布出发之前,对丁原所透露的说法,这个于夫罗已经自称为新的“单于”。虽然朝廷目前还没有册封于夫罗,不过在官面上,已经默认了他的“单于”之位。

——射,还是不射?

对吕布来说,这是一个问题。

射杀一名被大汉正式册封的单于,后果也许比不上诛杀一名两千石大吏,可罪责却也不会轻了。

但是,吕布只需要一秒钟时间,就得出了结论。

吕布抽出一支长箭,搭在弓弦上,用力拉开。

于夫罗贵为“左贤王”,身上的甲胄,无疑是极为精良的。射出的箭,若没有足够的力道,怕是根本破不开他的甲叶。

“嘣”

吕布拉住弓弦的手指猛的一空!

弓弦,居然

断了!

“该死!”

吕布狠狠的将断弓往地上一摔。一时激动之下,他忘记了力量的控制,居然生生的将手中那张力道达到五石的强弓,给拉断了!

但是,就在此时,于夫罗的身上,依然插上了一支箭。

这支箭,出现得异常诡异。它居然从贴地三尺高的地方突然蹿出来,角度极为刁钻的射向,于夫罗的铠甲所防护不到的腋下。若不是于夫罗极为偶然的回了回头,这支箭,就不会只是钉在玄铁鱼鳞甲的铁叶上了。

“啊呀!”

惊出一身冷汗的于夫罗,惶恐的拔下这支差点一举重伤自己的箭矢。在颠簸的马背上,于夫罗依然清楚的看见箭杆上刻着的记号:

“太史”

念出这两个字,于夫罗心中再次感慨:

——汉人的英雄豪杰,何其多哉!

——此战,怕是已经难以胜利

——如今之计,唯有撤退了!

第46节 大刀斩虏敌【下】

——如今之计,唯有撤退了!

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于夫罗明白,此次的奇袭行动,已经基本失败。那个该死的王允,居然不告诉自己,在这支古怪的汉军里,居然有如此多的猛将!

——难道,他是想将本单于,一起坑进去吗?

在下达撤退命令的时候,于夫罗的心中,难免升起这样的狐疑。

伴随着匈奴人的混乱渐渐平息,于夫罗把大旄一指,带着亲卫向一侧冲去,想要杀开一条血路,离开战场。

太行军士卒固然骁勇,毕竟是没有准备,兼且武装不足。在被飞奔的战马接连撞飞了五、六人之后,其余士卒还是不得不让开了一条去路,任由依然占据一定主动权的匈奴骑兵离开,免得自己成为马蹄下的冤魂。

此时,吕布的五石弓,被拉断了弓弦;太史慈的“战炁”,因为连续的急促射击而濒临枯竭;典韦的飞戟,数目有限,也已经被投掷一空。眼看着匈奴人阵型的变换,却没有谁能站出来,去阻止匈奴人的撤退了。

然而,偏偏却有一人一骑,横空出世,突然间,就杀入了匈奴骑士中间,睥睨众胡,不可一世!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千秋之后,受万众敬仰,号称“关帝爷”的关羽、关云长!

骑着“飞电”,手持“青龙”,长须飘飘,双目微闭的关云长,此时此刻,已经进入了一种极为玄妙的状态。

由于体内“战炁”的酝酿,关云长的那张黄脸,已带上了浓浓的赤色。在他人的眼中,此刻的关羽,犹如神灵附体,一人一马,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