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 (第1/4页)

王晨听了马上认可,但他对写奏折所用的文绉绉话一点都不在行,虞允文自告奋勇地表示愿意为王晨代笔。很快,一份洋洋洒洒数百字的辞呈就在虞允文的笔下出现。王晨重新抄了一遍,签上自己的大名。马上拿进宫去。他也听从虞允文的主意,并没当面交给赵谌,而是让宫中的宦官代他转交。做这些事,也没费多少功夫,回到府中后继续和虞允文聊事,聊的自然还是接下来为战争做准备的事。

无论是王晨。还是虞允文都认为,这次事件中,王晨的职务不会受到任何的威胁,他会继续统领兵马的,因此现在要做的事还是为后续的战事做准备。虞允文是王晨认为最得力的参谋官。重量级的智囊人物,因此许多事都是先与虞允文讨论。

虞若然也很有兴趣地在一边偷听。

也就在两人讨论的起劲的时候,听下人报告,说李纲和宗泽来拜访,已经到了府外。

听到下人这般报告,虞允文马上露出了得意之色,“晓初,我预料没错,陛下派来劝你的人马上就来了,只是没想到,竟然是李相公和宗相公一起来,你太有面子了,哈哈!我不方便呆在这里,先与若然躲起来说说话,一会再出来吧!”

虞允文说着,马上就闪身逃走了。

王晨也没耽搁,马上亲自迎出府去。就在他往外走的时候,听到了李纲和宗泽的声音,原来下人已经先将他们领进府了。开玩笑,来拜访的人是两位当朝宰执,朝中威望数一数二的人物,王晨府中那些人听到这两个人自报大名时候都吓了一跳,如何敢耽搁。

“小子意气用事,竟然累的两位相公亲自过来说话,实是过意不去!”也没太多客套,迎上去的王晨直接说明了意思,“快请里面坐!”

“晓初啊,你的辞呈可是把陛下吓的不轻,心急火燎地遣我们两个老家伙来劝慰你,”宗泽上前拍拍王晨的肩膀,笑着道:“想必你也知道我们来是为了什么吧?今日我们过来除了劝你收回辞呈,还有一些好消息要告诉你。”

因为李纲在边上,一些话王晨也不敢当面直说,只能硬着头皮解释自己的意思:“李相公、宗相公,我是个性子干烈的人,不愿意受到本不该属于我的委屈,任何人遇到这样的事,为国立下了大功,但归朝后却被百官指责,都不会容忍接受。我宁愿辞官不干,也不愿意受这样的指责。”

“晓初啊,你在朝堂上呆久了,你就会知道,这样的事是经常会发生的!”李纲在一边苦笑。

宗泽指着李纲道:“晓初,发生在李相公身上的委屈事比你多多了,相信你也知道很多,与他相比,你今日受到的指责实在算不上什么。”

王晨当然知道宗泽所言是真,也只能苦笑相对,也没马上说什么,而是马上作礼示意道:“我们进内说话吧!”

三人也进了王晨用来议事的书忙,下人上了茶和点心后,也就带上门走了出去。

分宾主落座后,李纲也马上开门见山地说道:“晓初,陛下授你以签书枢密院事职,刚刚他也问询了我们一些人的意见,我们都赞同此策,你也不要再坚持辞去职务,就将这两职都领了,好好做事,尽快打造一支精锐的大宋军队出来。你虽然年轻,但带兵打仗确实有一套,远非我们这些文臣可以比的。同样一支大宋军队,在你指挥下暴发出来的战力让金人都畏惧,以后我们都期望你能将丢失的河山都收复。”

听李纲都这样说了,王晨也完全放心,但他依然有点赌气:“李相公,宗相公,小子我原本不应该去计较这些,我也从来没在意过官职的大小,职位的高低,只是希望能有报国的机会。山河破碎,二帝蒙难,任何一个热血男儿都为之愤怒。靖康之耻,一直未雪,大宋蒙受的羞辱让我们坐卧难眠,因此在面对金人的时候,只想到死战不退,根本没去想过其他。但是没想到,归朝后却马上受到指责,要是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依然会心寒。”

见王晨如此说,李纲露出了一个难看的笑容:“晓初,刚才宗相公已经和你说了,某遇到心寒的事比你多了多少啊?不是一样挺过来?金人第一次南攻时候,太上皇临危授命,令我这样一个从未接触过兵事的人率军守卫开封,所幸终于成功。但金人退兵后,马上就受到许多的大臣弹劾,甚至说我误国,太上皇很快就罢了我的职务,最终将我流放那么远的地方,你可知道,那时我可是几乎绝望;金人第二次南攻时候,依然有大臣认为是我一力抗金才导致金人第二次南下,说我的强硬惹怒了金人。呵呵,现在朝中指责我的大臣也数不胜数,弹劾我的折子不会比你少,但这些我都挺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