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 (第1/4页)

许多大臣们还认为,两位帝姬的父母亲、兄弟、姐妹及其他亲眷都在金人大营内当俘虏,许多人受到百般凌辱,不少的人被折磨死死。在二帝及其他宗室女被救回之前,赵环环和赵珠珠不应该考虑婚嫁之事,不然就对不起被俘的父母亲、兄弟,还有那些被折磨至死的大宋宗室。

李纲和宗泽并没将这事泄露出去,他们严守嘴巴,李纲除了与元佑皇太后说这事外,没再与其他人提起过;宗泽也只有与王晨讨论过这事,身边其他人都没有漏过半个字。消息究竟是谁传出去,挺让人费解。李纲和宗泽还有王晨都认为是元佑太皇太后,但又不敢去质问。

赵谌有点吃不住这些。找王晨商量对策,王晨也没太多办法,只能告诉赵谌,不要去理会太多,只告诉大臣们,这只是皇帝暂时的想法,说着玩的,只是没不到有人当真。

赵谌没办法之下,只能听从王晨的意思。将这个解释告诉了上表的大臣们。

大多大臣听了皇帝如此说,也不再来质问什么,但依然有一些大臣认为现在不应该为赵环环和赵珠珠考虑婚嫁之事,而应该让这两位有幸继续呆在皇宫中的公主避世出家。为二帝及其他皇室、宗室旁支人员祈福。但这一点赵谌坚决不答应,他告诉表达这意思的大臣,柔福帝姬、惠福帝姬与康王、元佑太皇太后是他现在仅存的四位亲人,要是柔福帝姬、惠福帝姬避世出家。那他身边连个可以说亲近话的亲人都没有,这如何可以?

这件事闹腾了一阵后,最终赵谌与大臣们都妥协于折中方案。那就是赵谌不再提将赵环环和赵珠珠嫁给王晨的事,大臣们也不要求赵环环和赵珠珠避世出家,为被俘的二帝及其他皇室成员祈福。

事情差不多算是回到了原点,但谁都知道,这事注定没这么简单。

不过暂时没有人敢去提这件事。这件事暂告一段落时候,已经是正月底。宝贵的半个月就在争吵中过去,让一心想做事,进行初步军制改革的王晨大为叹息。

他并不完全反对朝中的大臣们在这件事上大做文章,但这些人的反应也太大了一点,仿佛这件事比北伐、比整编军队、比准备战略物资还要重要的多,许多原本负有职事的大臣,都将精力放在争论这件事上,正事倒没人去做。许多原本打算中要做的事,特别是火药方面的准备情况没有达到预计的目标,让王晨非常恼怒,他也借机惩处了一批相关的官员。

而被惩处之人则认为这是王晨公报私仇,愤愤地上表反击,不服受到的处罚。但王晨在这件事上完全不顾别人的反应,一意处置。心里窝着火的赵谌也完全支持王晨的提议,并采取王晨的说法,说以后只要有误军事准备方面的官员,无论官职大小,都要受到重处。

如今最重要的事就是整编训练军队,及后续的北伐,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的理由延误相关的准备事项!在处置这些渎职的官员上,李纲、宗泽、张所等人的意见是一致的,那就是不能以任何理由延误正事。习惯了以前行事方式的许多官员,在因为延误了军事准备而被罚,申诉无果后,只能不情愿地接受,许多人也都明白,如今的朝堂情况不比以前。

为战争所做的准备事项大部都是王晨安排,他最重点关注的就是火药及相关火器的制作。

几次连续的战役下来,开封附近准备的所有制作火药的原因都用尽,只能想办法另取。火药制作的原料中,硝石最难获取,其他硫磺、木炭都是容易得到之物。而硝石是最重要的原料,对纯度的要求也挺高。朝廷也专门下诏,命令几大产硝地挖取更多的硝石,全都运到开封来。

朝廷的诏令是在年前下达的,开封城内生产出来的火药全被拉走的时候下发。在上元节过后,各地运送来的硝石也陆续抵达了开封,火药的制作生产也全面恢复。但一些相关官员对此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在赵谌准备将赵环环和赵珠珠同嫁王晨的事发生后,他们的兴趣转移到了这里,有几个官员都不去关注火药及炸药包等的生产,以致到了正月底,制作生产出来的火药没有达到王晨预计的量。

这些人受到惩处并被免职后,那些接任者不敢再有这方面的心思,将全部精力都放到监督生产火药及火药制品方面去了。

北伐主要的战役都是攻城,因此王晨所要的火器就是威力巨大的“飞雷炮”及炸药包,各种霹雳火球。随着二月时候硝石大量运送到开封,火药的生产量也逐渐开始增多。

飞雷炮炮筒的制作产生工艺并不复杂,只要有足够的铁铜就行,那些报废的炮筒在回炉后还是可以使用的,可以打造生产出足够数量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