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 (第1/4页)

的“贼寇”,王晨也令各地官员对他们宽大处理,并将这些“贼寇”打散后编入厢军中,作为镇守州县的力量一部分。

因为要应付这些事,后续大军的行进速度并不快,可以说非常慢地推进。王晨大军以如此速度推进。挺让金人不解。他们弄不清楚王晨的葫芦里在卖什么药,不过他们也不敢大意,无论是真定府还是中山府或者太原的守军,都在加因城防。布置陷阱,以防止宋军的攻城。女真人的骑兵也在不断地集结南下,在这个原本他们和他们的战马应该休整的日子里,他们不得不南下征战。

王晨派出的那些打探情报的精锐军士也带来了金人最新的动向,这些都是王晨意料之中的事。但最新的一个情报却让王晨大吃一惊,那就是斥候打探到了金人将太上皇赵桓放归。金人为何放归赵桓,王晨不得而知。但他知道,在这个时候金人放归赵桓,肯定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此举也可以说明,金人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他们害怕我大宋军队继续北攻,因此想用放归赵桓之举,来改变形势。

王晨也能大概想到赵桓放归后所带来的影响,他在知道此消息后,也马上与虞允文讨论此事。

虞允文虽然年轻。但在考虑天下大事上,王晨觉得比他这个穿越人还要高明,比朝堂上那些迂腐的大臣更有远见,因此许多大事上,他都与虞允文商量。救济河北诸州灾民的事,虞允文是一力支持的,在这件事上。无论是陈淬,还是曲端,或者韩世忠都是反对的。

岳飞倒也是支持,但没有虞允文那么坚决。王晨早已经不把虞允文当作一个不及弱冠的少年人,更没将他当外人,将他当作自己的心腹。“彬甫。金人选择在这个时候放太上皇回来,并许诺继续承认其为大宋的皇帝,这件事你是如何认为?”

王晨直接拿这个问题问他,没有任何客套,虞允文感觉到了被信任。也马上将他想到的观点说了出来:“晓初兄,不用说也知道,这是金人在不支的情况下使的一个手段,目的就是分裂我大宋,让我大宋内部起争斗。这样的话,抗金的力量就会迅速瓦解,我大宋再也没能起兵威胁金人。”

虞允文也和他相似的想法,王晨不由的叹了口气,轻轻地说道:“只是不知道这是金人逼迫太上皇如此做的,还是太上皇自己想继续当皇帝。”

在这个问题上,虞允文也不敢太过于肯定,只是以质疑的口气说道:“晓初兄,相信太上皇是再也不愿意呆在北地,他是归心似箭,很可能为了回到宋地,金人的什么要求都会答应。金人愿意再承认他为大宋的皇帝,那正是太上皇求之不得的事。依我猜测,很可能太上皇在返回之时,答应了许多金人过分的要求。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金人在这个时候,我大宋数十万大军横扫北方的时候放归太上皇,其用意是太明显了,相信任何一个明事理的大臣,都会看的出来金人如此做的用心。”

“但是朝中肯定会有许多人不明白,或者装作不明白。许多人在陛下那里得不到好处,但太上皇归来后,如果他们拥立太上皇继续当皇帝,肯定会得到不一般的重用,太上皇回来要想继续当皇帝的话,那需要得到的支持肯定非常多,任何人向他表示效忠他都会重用的。如果真是这样,那我大宋,肯定会陷入持续的内斗中,继续任金人欺凌!”说到这里,王晨嘴角露出苦笑,他相信他并不是杞人忧天,而是肯定会发生的事。

如今的朝堂上,争斗都这般激烈,他这个为国数次立下大功的人,都时不时被人弹劾,许多大臣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国之大事而彼此相争,甚至不惜出卖国家利益。如果赵桓回朝,那开封肯定会乱成一窝粥,天下也会一团乱。赵桓和赵谌,也一定会陷入父子相争之中。

虞允文看到了王晨嘴角的苦笑,也跟着无奈地笑笑,“晓初兄,说不定,太上皇为了重登皇位,会说是你在金人大营内逼迫他写下传位诏书,他被你威逼才不得不这样做的,他并不是真的要退位。而且他也可能会说,当日你是可以将他救出来,但你为了个人私利,只救太子和两位帝姬,却不救他。”

在后一点上,虞允文也一直有疑惑,按理说,王晨能将两位娇弱的公主都从金人大营内救出来,那将皇帝赵桓从金人大营内救出来也应该不难。但王晨并没这么做,虽然说当时的情况无法想象是怎么样,也可以理解肯定非常凶险,但他总是忍不住怀疑。虞允文相信,与他一样怀疑的人,朝堂上肯定有不少,此前没有人会出来质疑,但要是太上皇赵桓返回了开封,那质疑的人肯定会出来。

要是赵桓再表示这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