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 (第1/4页)

人的自信心也越加膨胀。

刚才这番话,他说的非常有底气,岳飞现在完全不怕与金人作战,他最怕的就是没机会得到单独领一军出战的任务。没有获得出战的机会,那就没有机会获取战功了。

与岳飞抱着同样心思的将领占了大部分,曲端也尾随岳飞之后,大声向王晨表示,在我军休整完毕,各项准备工作接近完成之际,要尽快对金人展开攻击。他也愿意领一军出战,并保证,一定会取得胜迹,替我大宋收复中山府及燕云十六州。

在王晨及其他战功卓著的将领面前曲端再也没有任何可以自傲的资本和底气,在此次随王晨出征中,他立下的战功并不出色,与岳飞、陈淬、韩世忠、张宪等将相比,差了很多,而王晨曾给他机会,但他没好好把握。大战将再次暴发,他希望自己的一再请战,能让王晨消除对他的“误解”,让他有机会立功。因此也抢在大部将领面前,站出来请战。

接着折彦质、宗颖、陈淬、赵立、李彦仙、张撝等将,也先后站出来,表示了应该趁天气转热,金人战力下降的机会,展开大规模的攻击,彻底消除金人的威胁,收复中山府,夺回原本就属于中国的燕云十六州。每个人都期望王晨将主攻中山府和燕云十六州的任务交给自己。

很多时候,打仗也是靠气势,连续的兵败会让将领及士兵的士气降到最低,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的人都会有畏战的情绪出现;但要是每一次战役都取得胜利,那将士们的士气就会高涨,每个人都想立功获奖赏,唯恐错失机会。

看到将领们群情激昂,一再请战,王晨心里也挺激动。这是他给大宋军队带来的变化,他觉得,如果他没有杀张俊和刘光世,而让他们继续领军,那连续的胜利后,他们也会改变心态。不过他也相信,正是因为他将这几个将领杀了,让许多人深受触动,这才有现在这样的情景出现的。

王晨也马上布置了战事安排,令折彦质率部二十五万人从真定府以西北行,直扑燕云十六州的朔州、云州、寰州方向,宗颖率部二十五万人,绕过中山府,开往幽州、顺州方向。他自己率剩余人马,准备在将中山府攻下后,再与折、宗两部一道,攻打燕云十六州。

不过就在王晨布置完命令,各将去做准备之时,他收到一个让他非常吃惊的消息。

金人放弃了中山府,全线北退到燕云十六州一带。

第一百七十五章 燕云十六州

在收到前方传回来的这一消息后,王晨在大惊之下又是大喜,他马上命令充任他亲领中军的先锋岳飞,率部进驻中山府。

金人放弃中山府,能兵不血刃而取之,王晨如何会不高兴?

从数十个传回来情况相似的情报分析,王晨确定这并不是金人所使的诡计,而是完颜宗翰真的撤军了。他认为,这是金人自觉没能力抵挡住我大宋军队的进攻,主动后撤的。

金人是不想将防线拉长,毕竟中山府一带金人没什么依托,没办法就粮于当地,运输线太长,而在兵力上又完全处于劣势,因此主动后撤到更利于防守的燕云十六州一线,依据雄关山势而守。

不仅王晨是这样的认为,军中其他将领也是相似的看法,他们都认为,这肯定是金人自觉没办法抵挡我大军的攻城,因此不得不后撤的。

在召集了诸将商议最新情况,并重新做出布置后,王晨留下虞允文单独讨论此事。

“彬甫,金人放弃中山府,其实并不是很出乎意外,毕竟现在抵达中山府的只有完颜宗翰的人马,十余万人马,无论他们战力再出色,但与我几十万大军相比,他们在实力上还是完全处于劣势,”王晨心情很好,他指着地图上所标示的这些地方,兴致很高地对虞允文说道:“只是我想不出来,他们现在放弃了中山府,接下来会不会再放弃燕云十六州的大部分州城,退回草原去,退回他们逐草而居的地方去?”

“元帅,卑职认为,金人必定侦知了我两路大军绕过中山府,直接攻击朔州、云州、幽州、顺州一线,完颜宗翰担心他所领镇守中山府的人马,被我大军完全包围,因此不得不后撤。其部后撤了。可以与稍后行进的完颜杲、完颜宗弼、完颜宗磐部会合。这几部人马会合后,兵力与我军相比并不处于劣势,而中山府以北大部地方都是平原,适合他们的骑兵发挥优势。因此卑职认为。金人虽然放弃了中山府,但并不会放弃燕云十六州,但金人不会依这些坚城而守,他们必定会突前而镇居,在平原上与我军打一次大仗。”虞允文的心情也是大好。

听虞允文这样说,王晨转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